医院感染监测标准PPT
总则(一)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总则(一)目的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二)定义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三)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可参照执行。(四)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的规定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医院感染监测(一)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感染趋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二)监测范围包括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暴发监测等。(三)监测方法综合性监测指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目标性监测指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暴发监测指对医院内感染病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趋势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四)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监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监测结果应当定期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一)监测定义对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病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分布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二)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监测工作应当遵循全面、系统、连续、准确的原则监测结果应当定期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三)监测方法临床医师应当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病原体特点和分布等,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监测目的了解消毒、灭菌效果,确保消毒、灭菌措施的有效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二)监测范围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监测、环境与物体表面的监测、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等。(三)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监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监测结果应当定期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四)监测方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监测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其消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环境与物体表面的监测应当定期进行了解清洁与消毒质量情况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应当符合相关规定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应当定期进行了解消毒剂使用情况和有效性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监测目的了解医院环境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卫生学问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二)监测范围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医疗器械等。(三)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2监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监测结果应当定期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四)监测方法空气监测应定期对医院各区域的空气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监测方法可采用沉降法或空气采样器法物体表面监测定期对医院内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监测,如门把手、床栏、医疗设备表面等。采用擦拭法取样后进行微生物培养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随机抽查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活动前后的手卫生情况,评估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医疗器械监测对使用中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监测,如呼吸机管道、透析器、手术器械等,了解其清洁和消毒状况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一)监测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预防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二)监测范围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等。(三)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监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监测结果应当定期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四)监测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定期对医疗机构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使用种类、使用量、使用频率等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医院感染暴发监测与报告(一)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保障患者安全。(二)监测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三)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与报告工作制度制定并落实监测方案监测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一旦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置(四)监测方法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一旦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附则(一)监测数据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监测数据应当定期进行备份和保存。(二)监测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测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三)监测质量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以上是关于医院感染监测标准的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篇幅限制,部分内容可能未能详尽阐述,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