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同情百姓的诗歌PPT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深沉、真挚,充满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中,许多都是反映百姓疾苦,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深沉、真挚,充满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中,许多都是反映百姓疾苦,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以下是一些杜甫同情百姓的诗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中,杜甫用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与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通过描绘个人在战乱中的感受,间接地反映了广大百姓在战争中的痛苦和无奈。《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叙事诗,通过一个行人的见闻,反映了唐代“开元之治”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连征战,给边疆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给广大人民带来无比痛苦。诗歌中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充满了对人民的同情。《三吏》三吏,指的是杜甫的三首诗:《石壕吏》、《新安吏》以及《潼关吏》。这三首诗是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深感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又被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所感动,于是挥笔创作的不朽史诗。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疾苦,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展现了杜甫深深的同情和敬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他用诗歌记录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也传递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杜甫的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后世读者,成为了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