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概念、要素、我国的主要税种PPT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的要素税收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纳税主体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每种税收都有各自的纳税人。纳税人究竟是谁,一般随课税对象的确定而确定。例如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所得,其纳税人是有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房产税的纳税人是产权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其纳税人是产权承受人。同一种税,纳税人可以是企业、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是自然人。2.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3. 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4. 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应税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5. 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纳税期限是确定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6. 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纳税人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规定为企业机构所在地、住所所在地、经营所在地、核算地、销售地、劳务发生地、加工地等。7. 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对某一部分特定企业和课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措施。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我国的主要税种我国现行税制共设置18个税种,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其中,前四个税种即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重要税种,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请注意,我国的税收政策和具体税种可能会随时间、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因此,对于最新的税收信息,建议查阅国家税务总局或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公告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