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井口北固亭怀古讲解PPT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此词以京口北固亭为背景,借古讽今,抒发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全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作背景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位于镇江市北固山。辛弃疾在公元1205年(宋宁宗嘉泰五年)被任命为镇江知府,他在任上登北固亭,凭高望远,怀古叹今,深感国家沉沦之痛,心中激荡不已,最终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作赏析上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开篇两句,词人便以宏大的视角切入,追溯历史长河,感叹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如今已无处寻觅。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他凭借智勇之略,割据江东,与曹魏、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词人转而描绘孙权时代的歌舞升平景象,但这些风流韵事如今已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逝,只留下了雨打风吹的遗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接着,词人又提及了东晋名将刘裕(寄奴是他的小名),他曾居住在这样寻常巷陌之中,却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最后,词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刘裕当年领兵北伐、英勇善战的场景,以此反衬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下片开头,词人转而批评南宋朝廷在元嘉年间的北伐行动草率从事,最终导致了仓皇失措的局面。封狼居胥,指的是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祭天祭地的典故,词人借此讽刺南宋朝廷的北伐行动缺乏足够的准备和战略规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接着,词人回忆了自己四十三年前的抗金经历,那时烽火连天、战火纷飞,扬州路上充满了悲壮与激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再次回到现实,感叹如今的人们在佛狸祠下祭拜祈福,却已经忘记了当年抗金的艰辛与牺牲。佛狸祠,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行宫,词人借此暗指南宋朝廷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最后,词人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愿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含了对南宋朝廷用人不贤、埋没英才的讽刺。结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和历史感慨的词作。词人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词作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