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PPT
会议背景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
会议背景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制定了正确的策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宣传鼓动工作决议》、《关于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决议》等12个决议案。会议内容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会议认为,华北事变后,随着日本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让政策的继续,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应当努力争取领导权;农民是统一战线的基础,贫农是中坚力量,应当放手发动与组织他们;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中的左翼,应当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民族资产阶级也应包括在统一战线中,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对地主阶级应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坚持减租减息政策以争取大多数地主抗日。讨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会议指出,策略路线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完全放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右倾机会主义;完全不顾统一战线的特点,企图用党内组织原则与形式去处理党外性质的问题,是“左”倾关门主义。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议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提出许多具体政策。关于政权问题,会议认为,在统一战线中,由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将取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并在政权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代表权。在政权形式上,应该采取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关于军事问题,会议认为,红军应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统率,但应保持共产党和红军的独立性。在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建立上,会议认为,国防政府应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及无党派的领袖人物联合组成;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可编为国防军,并可将陕北、甘肃、绥远等地区的游击队也编入;在国防军和游击队中,应该建立共产党的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关于土地政策,会议认为,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后,对于地主的土地应采取减租减息的政策。决定了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的建立及组成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指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与猛烈扩大红军”。会议还通过了经毛泽东起草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决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会议意义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既说明在抗日前提下,有必要和可能与民族资产阶级以至地主买办阶级中的一部分力量重新建立统一战线,也着重说明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能够和必须掌握领导权;既着重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上的错误,也提醒全党警惕1927年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遭受失败的教训。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从政治上、理论上走完了由“左”倾冒险主义到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是实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的保证,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从此,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在革命策略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走向成熟,对于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会议文献《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7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分析了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政治局认为:一、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形势已经确定了。自从华北事变以来,特别是自从日本帝国主义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以来,中国内部关系的变化已经到了极大的程度,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则降到次要的地位。二、目前形势已经确定地向着新的革命高潮走去,而新的革命高潮将给予中国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因此,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的联盟一道打倒。三、中国革命的当前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革命的性质已经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而已经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革命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革命所能包括,它已经超出旧范畴的民主革命的范围,而包含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准备。四、由于目前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因此,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与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五、党的策略路线,是在组织和扩大统一战线中,正确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六、目前我们在统一战线、国防政府、红军改编等具体问题上,应采取下列步骤与方针:(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是统一战线中的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这是目前转变中的形势所规定的。(二)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的建立是必要的。国防政府应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及无党派的领袖人物联合组成之。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之统率,但应保持共产党及红军的独立性,改编后的红军可编为国防军,并可将陕北、甘肃、绥远等地区的游击队也编入。在国防军和游击队中,应该建立共产党的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三)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即减租减息政策。(四)党的活动应放在统一战线的总任务与总政策之下,反对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五)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应争取领导权。(六)党的干部与党员应该深入群众中去,组织群众与领导群众。(七)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该经常地检查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而加以纠正。(八)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该善于运用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的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党员与干部,使党的路线在党内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统一起来。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根据上述策略路线与方针,去反对目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是完全必要的与正确的。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都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其结果都将引导革命走入失败的道路。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党在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争取中国革命在统一战线的条件下得到迅速的发展,而达到中国之独立、自由与领土主权的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解放。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同志应该坚决地为执行上述任务而奋斗。《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一)我们是一个大党,党内的思想不整齐是难免的。经过党的会议——例如遵义会议——的决议,使大家取得一致的意见,统一了党的路线,这是很好的。但是党的会议不可能经常开,并且不可能详细地讨论一切问题,因此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往往要靠党员自己的政治觉悟与坚强意志去执行。这就使党员的政治教育变得异常重要起来。党的策略路线,党的组织路线,是要靠在党的会议里详细讨论的。但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问题,党的政治教育的问题,却是每时每刻地摆在党的面前,是每一个党员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进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教育,加强党员的政治观念与党的观念,反对个人主义、山头主义、英雄主义、悲观主义、关门主义等项错误倾向,便成为目前党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来谈谈党的策略问题。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其侵略政策,由于我们的策略路线之错误,目前已在许多地方造成严重的危机。这种危机的严重,不但使许多党部与红军受到损失,而且使党的路线在群众中的信用大大减低。因此,详细地讨论与考察目前党的策略路线问题,是完全必要的。(二)我们现在的中心策略,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与社会解放,而首先是争取中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下解放出来。这是我们一切策略的中心与出发点。目前的会议文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二)我们现在的中心策略,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与社会解放,而首先是争取中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下解放出来。这是我们一切策略的中心与出发点。目前的形势,规定了我们的策略路线,这就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我们的总方针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我们的策略不是关门主义,我们的策略是坚决的斗争中的团结,团结下的斗争,是经过斗争达到团结,团结了为了斗争的策略。我们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的联盟一道打倒。我们的策略路线,是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不管是暂时的同盟者也好,永久的同盟者也好,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地孤立主要的敌人。我们的策略是建立统一战线,我们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亲日派的中国反动派。因此,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不愿当汉奸的人们,都是我们的同志。我们的总的方针是: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我们的具体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反动势力。在这里,必须着重指出:我们的策略决不是“左”倾冒险主义策略,也决不是右倾机会主义策略,而是坚决地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策略,是彻底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策略。(三)中国共产党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经过长期奋斗,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成长起来的。长期斗争的经验,使我们懂得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同盟军,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这是战胜敌人的基本策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然而,统一战线问题,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严重教训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也曾经犯过“左”倾或右倾的错误,特别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就是“左”倾机会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关门主义是“左”倾机会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第一种表现形式,冒险主义是“左”倾机会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第二种表现形式。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都是“左”倾机会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错误表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放弃无产阶级对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致使第一次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之下,遭到惨重的失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完全放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全放弃武装斗争,使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陷于严重的危机。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某一时期内,党曾经犯过冒险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表现在军事策略上,就是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主张;表现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就是完全不相信中间势力,甚至完全放弃中间势力。这种策略上的冒险主义,在那个时候,曾经给革命以严重的危害。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党又曾经犯过严重的关门主义的错误。这种关门主义,表现在军事策略上,就是进行阵地战,用所谓“正规”战争去反对敌人的“围剿”;表现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就是完全不相信可能与必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及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建立统一战线。这种关门主义,使党和红军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之下,遭到极大的损失。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都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关门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表现为完全不相信民族资产阶级与一部分地方实力派有参加反日反蒋斗争的可能性,冒险主义则表现为完全不相信民族资产阶级与一部分地方实力派有参加反日反蒋斗争的必要性。关门主义是完全放弃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冒险主义则完全不了解中间势力的极大重要性,因而往往也完全放弃中间势力。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在统一战线的策略上,都是完全错误的。(四)党的策略路线,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争取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日反蒋的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发展。(五)目前我们的策略着重点是:第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反对卖国贼头子蒋介石的头等重要性,超过了反对国民党其他一切反动派的头等重要性。第二,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完全是对的。我们的许多同志常常违反了这一原则,他们完全不明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完全不懂得和资产阶级争领导权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完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