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程学院PPT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应急管理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发展历史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创办的长春建筑大学,独立设置后改名为长春工程学院,2000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共同建设,成为省属本科高校,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学科建设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9811人,研究生2516人,留学生177人。占地约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388人,其中专任教师97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34人、副教授388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66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国家级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9项;近两届获评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00余项、省级奖励6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科学研究学校现有包括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在内的科研平台(机构)40个;近5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3项;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000余篇;专利授权370余件。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5年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俄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本科学士学位、专升本、本硕连读等多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了“中俄精英”国际暑期学校项目;连续多年参加中俄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并获得多项奖励。社会服务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工作。近5年先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训各级各类人员2.5万余人次;完成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400余项;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00余项;转让技术成果近百项;为地方培训“双师型”教师近千人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校园文化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校风“厚德博学”为基点,充分发挥校史馆的阵地作用,挖掘近60年校史文化积淀内涵,“一馆一校史”构建了以校史馆为核心的“大思政”格局;以校史馆为依托,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工程师摇篮”文化品牌不断凸显;以校史馆为载体,“厚德博学大讲堂”品牌广受社会赞誉;以校史馆为平台,“大思政”工作格局成效显著。学校文化品牌不断凸显,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女职工组织”、“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吉林省学生工作先进单位”、“长春市文明单位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