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十条PPT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条件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当以防卫过当所构成的犯罪的性质与防卫过当的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为依据,防卫过当量刑时,应当适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殊防卫特殊防卫,又称“无过当防卫”、“无限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特殊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客观上存在着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前提条件严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进行中的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时间条件防卫行为只能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的这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对象条件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行使无限防卫权的行为条件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认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所以,防卫过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综上,刑法第二十条是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规定。它明确了正当防卫的合法性,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防卫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同时,也规定了特殊防卫的情形,即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中,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这些内容体现了刑法对公民自我保护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同时也对防卫行为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防卫行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判断防卫行为的必要性,是指防卫行为是否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在判断防卫行为的必要性时,应当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紧迫性以及防卫人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只有当防卫行为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防卫行为的合理性,是指防卫行为是否适当、适度,不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行为的合理性要求防卫人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防卫,避免使用过于激烈或不当的防卫手段。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出了制止不法侵害所需的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则应当认定为防卫过当。防卫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区别防卫行为与紧急避险都是刑法中的排除犯罪性行为,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防卫行为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目的是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紧急避险则是为了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行为,目的是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其次,防卫行为要求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而紧急避险则要求危险必须是现实存在的。最后,防卫行为针对的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则是针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来源,并不要求针对特定的人。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在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防卫行为,应当依法认定为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轻或免除处罚。同时,司法机关在审理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时,应当充分听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认真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确保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准确无误。此外,司法机关还应当加强对公民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公民依法行使防卫权利。总结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规定,体现了刑法对公民自我保护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准确无误。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对公民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公民依法行使防卫权利。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