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南充市PPT
南充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四川省辖地级市。南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
南充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四川省辖地级市。南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南充市还是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27′至106°58′、北纬30°31′至31°42′之间。东邻达州市,西连广元市,南接广安市,北毗绵阳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辖3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县(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代管1个县级市(阆中市)。历史沿革南充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南充为巴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南充属巴郡阆中县。汉初置充国县,属巴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充国县改置南充国,为巴郡治所。南北朝时期,南充先后属北巴西郡、南梁州北巴西郡、北周南宕渠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郡为州,南充属隆州。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南充属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郡为州,置果州,领南充、相如、西充、新政、新宁5县。先天元年(712年),改果州为南充郡,领县依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复改南充郡为果州。北宋时期,置顺庆府,领南充、西充、蓬池、营山、仪陇5县。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顺庆府为顺庆路,领县依旧。元初,置四川行中书省,顺庆路属之,领南充、西充、蓬州、营山、仪陇5县。至元二十年(1283年),罢顺庆路,置南充路总管府,领县如旧。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南充路为南充府,领南充、西充、蓬州、营山、仪陇5县。清代,南充府属四川省,领县依旧。辛亥革命后,废府存县,南充、西充、蓬安、营山、仪陇直属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置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充县,辖南充(驻今顺庆区)、西充(驻今西充县莲池镇)、蓬安(驻今蓬安县周口镇)、营山(驻今营山县朗池镇)、仪陇(驻今仪陇县金城镇)、南部(驻今南部县石泉镇)6县。1949年12月18日,南充和平解放。1950年1月18日,成立南充专员公署(驻南充市),辖南充(驻今顺庆区)、西充(驻今西充县莲池镇)、蓬安(驻今蓬安县周口镇)、营山(驻今营山县朗池镇)、仪陇(驻今仪陇县金城镇)、南部(驻今南部县石泉镇)、阆中(驻今阆中市保宁镇)7县。1952年9月1日,撤川北行署,并入四川省,南充专员公署改为四川省南充专员公署。1953年,将南充专员公署所属西充县划归绵阳专员公署领导。1959年,复将西充县划归南充专员公署领导。1968年,南充专员公署改为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撤销南充地区革命委员会,复置南充地区行政公署。1991年8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充地区,设立地级南充市。1993年7月2日,阆中撤县设市,由南充市代管。至此,南充市辖顺庆、高坪、嘉陵3区和南部、营山、蓬安、仪陇4县,代管阆中市。自然地理南充市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至800米之间。境内有大小河流1300余条,以嘉陵江为干流,呈树枝状分布。南充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些自然条件为南充市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南充市成为四川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经济发展南充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南充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南充市还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南充市是四川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近年来,南充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南充市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南充市的工业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近年来,南充市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南充市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作,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南充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主要涉及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领域。近年来,南充市注重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南充市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文化旅游南充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南充市注重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同时,南充市还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南充市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如阆中古城、张飞庙、五丁宫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南充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南充市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如嘉陵江畔的美景、升钟湖的水天一色、西山景区的自然风光等,都是南充市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南充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如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等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及川北锣鼓等民间音乐形式,都展现了南充市独特的民俗魅力。教育与科技南充市注重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工作。南充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等。这些机构为南充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持。南充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拥有多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这些高校为南充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南充市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南充市的多所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紧密,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南充市注重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南充市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交通运输南充市交通便捷,是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南充市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提供了有力保障。南充市的公路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这些公路贯穿全市各个区县,连接了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为南充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南充市铁路交通便捷,拥有多条铁路线路经过市区和周边区县。南充市现有火车站多个,包括南充站(已开通全国旅客列车)、南充北站(南充市高坪区)、南部站等。这些火车站为南充市的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南充市位于嘉陵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航道条件。南充港是嘉陵江上重要的港口之一,承担着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重要任务。同时,南充市还积极发展水上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水上风情。总结与展望南充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南充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南充市还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