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PPT
简介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4月25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历...
简介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4月25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见证。历史发展初期阶段(1957年-1966年)1957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广交会旧址举行,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外商和中国50多个部门的500多家国营公司参加了交易会。文化大革命阶段(1967年-1973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从1967年开始,广交会停办了11届。改革开放初期(1974年-1984年)1974年春季,中断11年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得以恢复。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交会的规模、功能也随之进一步扩大,由单一出口商品交易会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制度化、规范化阶段(1985年-1991年)1985年,广交会开始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商品分类设立专业展馆,并正式启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名称。1989年,广交会创办5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广交会题词:“广交会越办越好”。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交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3年,广交会首次使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会徽。2007年4月20日,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逐步转变为专业性、国际性展览会。展览规模广交会由48个交易团组成,拥有5000余家参展企业,25000多个展位,成交额超过300亿美元,规模和成交额均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展区设置广交会分三期举行,每期都有不同的展览内容。第一期:大型机械及设备、小型机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配件、化工产品、五金、工具、车辆(户外)、工程机械(户外)、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照明产品、建筑及装饰材料、卫浴设备、进口展区。第二期:餐厨用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家居装饰品、玻璃工艺品、家具、编织及藤铁工艺品、园林产品、铁石制品(户外)、家居用品、个人护理用具、浴室用品、钟表眼镜、玩具、礼品及赠品、节日用品、土特产品。第三期:男女装、童装、内衣、运动服及休闲服、裘革皮羽绒及制品、服装饰物与配件、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地毯及挂毯、食品、医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耗材、敷料、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办公文具、鞋、箱包。参展商类别广交会参展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生产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科研院所外商投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外商投资企业流通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流通企业采购商类别广交会采购商主要有境内外采购商、境内外团组、外商驻穗机构、境外媒体等。作用广交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中国各地区、各行业对外经贸交流和合作牵线搭桥为中国企业和外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商机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和合作为中国企业提供展示自身实力、推广产品和品牌的机会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特色1. 综合性强广交会涵盖了众多行业和产品,从机械、电子到家居用品、服装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商品类别。这种综合性强的特点使得广交会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贸易平台,为采购商提供了一站式的采购服务。2. 国际化程度高广交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和参展商,国际化程度高。这使得广交会成为一个国际交流的窗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同时也为外国企业了解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3. 市场化运作广交会实行市场化运作,注重服务质量和贸易效果。主办方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好的贸易环境。同时,广交会还通过举办各种配套活动,如论坛、研讨会等,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4. 品牌影响力大广交会作为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具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广交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贸领域的地位,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广交会将继续发挥其在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广交会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贸易盛会。同时,广交会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和参展商参与,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总结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外贸的晴雨表。通过广交会这个平台,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得以相互了解、深入交流、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和发展。未来,广交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合作做出更大贡献。广交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举办各种规模的国际贸易展览,广交会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贸易方式正在被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兴贸易方式所替代,广交会需要适应这一变革,不断创新展览模式和服务方式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等,对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展览活动,提高广交会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线上展览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展览效果和服务质量关注国际贸易动态密切关注全球贸易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展览策略和服务模式,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广交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广交会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对地方经济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首先,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采购商和参展商前来参展和采购,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其次,广交会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推广产品和品牌的机会,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此外,广交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会展经济、广告业、物流业等,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广交会的社会影响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外贸的晴雨表,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广交会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其次,广交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广交会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广交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广交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未来,广交会将继续推进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战略,提高展览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广交会还将加强与国际知名展览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此外,广交会还将积极探索新的展览模式和服务方式,如线上线下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贸易平台。广交会的国际影响力广交会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之一,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国际影响力。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广交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和参展商前来参展和采购,涉及的行业和产品种类繁多。通过广交会这个平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同时,广交会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机遇的重要窗口,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结语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之一,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外贸的晴雨表。未来,广交会将继续发挥其在促进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合作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广交会也将不断适应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展览模式和服务方式,提高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为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