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史PPT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1968年,上海地铁1号线和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通;第二阶段从1969年至1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1968年,上海地铁1号线和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通;第二阶段从1969年至1987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入新阶段;第三阶段从1988年至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起步探索(19世纪60年代至1968年)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铁线路,宣告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可上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建成通车,全长14.5公里,从吴淞码头到上海虹口龙华。1888年,唐胥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人修筑的铁路。然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步伐一直比较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49年以前,我国仅有30余公里的窄轨铁路——抚顺电铁,东北地区和上海有数条轻轨铁路。这些窄轨铁路与准轨铁路有很大的差别。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地铁才开始在北京、天津等城市被提及,而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是在1965年开始建设的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当时称“北京地下铁道”),是北京市第一条地铁,也是中国第一条地铁。该线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于1969年10月1日通车试运行(当时仅开通了从公主坟站到北京火车站4公里线路),于1971年8月5日停工,于1976年4月7日复工,于1977年1月4日完工(一期全长23.6公里)。此后因防空洞设施以及战备需求而被封闭,至1983年12月27日重新开放。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全长23.6公里,共有23个站和一个车厂。线路由苹果园站至北京站段折返线呈南北向构架,而其余线路为东西走向,两段线路通过木樨地转弯呈环形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北京地铁已经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第二阶段:自主建设(1969年至1987年)“文革”时期开始后,由于对国内国际形势判断的严重错误,“轨道机动车辆技术(地铁)”被列为战备重点。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下,全国掀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据统计,到“文革”结束时,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在修建地铁或轻轨线路。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的地铁已建成通车或部分建成通车。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战备为主导思想;二是以自主建设为主;三是以中等口径的隧道和轻轨为准轨制式;四是以建设的中断或缓建为主调;五是地铁的建设标准不高。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摸索和尝试期。第三阶段:快速发展(1988年至2017年)从1978年到200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的瓶颈之一。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国开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制式多样化;三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五是运营管理企业化;六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这一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装备、建设、运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达到57个(含港澳台地区),开通地铁里程共计8430.2公里。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0公里左右。此外,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例如,在列车控制系统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列车控制系统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应用,如“卡斯柯300控制系统”在天津地铁1号线的应用,“卡斯柯CBTC系统”在北京地铁6号线的应用等。此外,我国还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GOA-4级),并在北京地铁燕房线率先实现了全自动驾驶运营。在装备制造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车辆、信号、供电、通信、自动化等领域,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并且部分产品已经实现了出口。在建设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地铁建设的核心技术,如盾构施工、高架桥建设、深基坑开挖等,并且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地铁线路穿越大江大河、城市核心区施工等。此外,我国还在地铁建设中广泛应用了BIM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在运营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客运组织、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等方面。同时,我国还积极探索智能化运营管理,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总的来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加大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等,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装备、建设、运营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