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领域的变化PPT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十年,我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5%,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84.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81.3%;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各项环境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全社会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十年,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颁布和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这十年,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三线一单”制度深入实施。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广泛推广。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这十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重点领域能源消费和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扎实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持续深化低碳省区和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区等试点示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这十年,我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5万平方公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近海海域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新增和修复海岛70个,实施海岸线修复1800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万平方公里。开展中华蜜蜂等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实施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等国家和地方各类生态保护补偿项目240多个,落实资金超过2800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领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谱写出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