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春怨金昌绪诗词解读PPT
作者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余杭(今属浙江)人,排行九。诗词内容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词赏析这首《春怨》是写一个农家女子的春日怨情...
作者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余杭(今属浙江)人,排行九。诗词内容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词赏析这首《春怨》是写一个农家女子的春日怨情。这个农家女子,丈夫久戍辽西,生死未卜,她的一颗心,时时刻刻飞在辽西。“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黄莺儿就是黄莺,俗称黄莺为“黄莺儿”,诗词中常以“打起黄莺儿”的发问领起,以“莫教啼”的回答接转,常程式表达了农家女要赶走黄莺儿,别让它惊醒了“我”在辽西的梦。这是为什么?“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原来,她正梦见自己正身赴辽西,去看望她日夜思念的丈夫呢!在梦中,她能跨过万水千山,去到辽西边防线。然而,这不过是一个梦。如果黄莺儿叫醒了她,她就不能在梦中跨过万水千山了;不能跨过万水千山,她就不能到达辽西了;不能到达辽西,她就见不到丈夫了。她能容忍黄莺儿叫醒她吗?不能。于是,她赶走了黄莺儿。她在赶走了黄莺儿之后,是否继续再睡?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在睡梦中也一定时刻在飞往辽西。这正是:不因梦辽西而怨黄莺啼叫,也非因不怨黄莺而忘却梦辽西。全诗抓住了一个农家女春日之晨的一瞬间展开联想,婉转而恰切地表达了这位农家女的心绪。说它婉转而恰切吧,“打起黄莺儿”的发问和“不得到辽西”的回答,都与“啼时惊妾梦”紧紧相关;而“莫教啼”的愿望和“惊妾梦”的心理状态又是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读到这两句诗时,就很容易想到诗人将通过这位农家女的语言来道出她“怨”的是什么。这就构成了悬念。诗的后两句是这个悬念的继续深化:一“啼”字不是一般的“啼”,它不仅会“惊妾梦”,而且还直接关系着“不得到辽西”——一个“到”字把一个农家女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直接联系起来。显然,这位农家女正处在思夫思辽西的痴迷状态之中呢!全诗通过一个富有暗示性和启示性的梦境来表现她思夫的强烈感情以及因思夫而不得见的幽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