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介绍PPT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1954年中共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条件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占地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设有6个学部、21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生20480人,专任教师1834人;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建设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学科体系。网络空间安全、艺术学理论、设计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优势明显。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师资力量中国传媒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300多人。学校有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0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科研实力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科研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学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5个,其中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等。国际交流中国传媒大学注重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基地2个,分别是“数字媒体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全球华语国际传播创新引智基地”。同时,学校还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3+1”“3+2”等多种形式的本科教育合作项目以及硕博研究生培养项目。校园文化中国传媒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有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学校坚持以文化人,着力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有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和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还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总之,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综合性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