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2030纲要PPT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蓝图。由中共中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蓝图。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纲要》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特大疾病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约12000字,共九篇二十七章。以下是纲要全文:目录引言总体战略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不断提升卫生和健康水平,努力全方位全生命期保障人民健康。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效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面向全球、立足全国,从国家战略层面统一部署和推进全民健康事业,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爱国卫生工作方针扩展为“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爱国卫生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爱国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继承爱国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和群众优势,将爱国卫生工作融入重大传染病防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民健身、学生营养改善、爱国卫生宣传周等重点工作,将爱国卫生工作成果转化为健康福祉,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后十五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必将为人民群众带来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保障。总体战略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重大疾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和群众优势,将爱国卫生工作融入政府工作的整体部署,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战略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超过77.3岁。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再提高1岁左右,跨入世界平均水平。普及健康生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有效保障居民营养健康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实践个人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通过健康教育等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有效保障居民营养健康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等行动。到2030年实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以下城镇孕产妇死亡率稳定在9/10万以下缩小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差距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2‰以下缩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15岁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下降到1%以下控制消除重点寄生虫病危害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降低疾病风险。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遵循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脂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尽早戒烟,限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以上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我们可以降低疾病风险,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指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30年,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建立由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充分发挥全科医生作用,全面实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加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5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治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管理流程,实施处方点评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重点监控合理用药制度。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及评价体系。鼓励非处方药上市流通。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管理。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完善上市后药品监管体系。实施药品安全检查制度。发展健康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多元化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推动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加快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加强分类指导,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市场准入、同等待遇政策。到2030年,社会办医规模显著扩大,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从保护生命、维护健康、对抗疾病转变至创造生命奇迹、彰显人文关怀、提升生活品质的人文医学新境界。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相关医疗机构协同支持,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功能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