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PT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白城医学专科学校,先后经历了教育学院、通化卫生学校、白城卫...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白城医学专科学校,先后经历了教育学院、通化卫生学校、白城卫生学校等阶段,1998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原白城铁路卫生学校并入该校,组建新的白城医学院,2002年更名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设有14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药学院、口腔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涉外护理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中专部、公共教学部和体育教研部。学校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有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基本办学条件学校有教职工334人,其中专任教师22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8%;双师素质教师68人,占专业基础与骨干课程教师的54.4%。近年来,有30多名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40多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7名教师被选派到国外研修、学习和考察。目前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校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595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51万元,有稳定的附属医院、实习医院和实训基地。学校拥有19个先进的实验室,其中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医学遗传学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显微互动实验室、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急救护理实训室等。图书馆藏书25万册,有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检索系统。学校的学报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一)专业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学校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20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学校有省级优秀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在国家高职高专医护英语水平考试中,学生通过率连续几年名列前茅。在近两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4人。(三)实践教学特色鲜明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齐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范科学。护理专业学生在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口腔工艺技术大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近年来,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有5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评选活动中,有12部教材获奖。“十一五”期间承担教育部和省级课题54项。发表论文46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86部。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就业教育,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留学生教育情况作为吉林省留学生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先后有1700余名来自美国、俄罗斯、蒙古国等8个国家的留学生来该校学习医学相关专业。目前在校留学生204人。通过开展留学生教育,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情况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是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担着吉林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近年来,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5000多人次。学校还承担着延边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年均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此外,学校还承担着多项社会考试任务,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等。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有30多名教师到国外研修、学习和考察,同时也有多批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还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和客座教授来校任教和讲学,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各种学生社团和组织近30个,其中护理学院和口腔学院的社团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每年都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未来发展展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学校将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化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教学管理情况学校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制定了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了全程监控和科学评价。开展了教学督导工作,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后勤保障情况学校重视后勤保障工作,努力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后勤服务部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学校食堂、宿舍等设施齐全、管理规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校园环境建设情况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景色宜人。学校还积极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同时,学校还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组织情况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目前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近30个。这些社团组织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每年都举办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社团组织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管理,确保社团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总之,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努力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产学研一体化情况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企业、医疗机构等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支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教育教学研究情况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设立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情况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学校拥有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信息化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学校注重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地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出贡献。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总之,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努力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意识。同时,学校还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国际化办学情况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派、学术交流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资源,开展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化办学,学校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校园安全与保障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与保障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和监控。同时,学校还重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校园安全无虞。学校还设有医疗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还通过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培训,提高地方医药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