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措施PPT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病菌等感染源或传染病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是被含有病毒、病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病菌等感染源或传染病病人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是被含有病毒、病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传染的情况。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自觉遵守职业暴露防护规则。2. 戴手套和洗手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后应正确洗手或消毒。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洗手或消毒。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不要揉眼睛、抠鼻子等。3. 戴口罩和防护眼镜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4. 使用防护用品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或围裙,戴手套,鞋套等。5. 正确处理锐器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应及时放入专门的锐器盒内,避免再次使用或用手触碰。处理锐器时,尽量使锐器尖端朝上,避免刺伤。6. 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停止暴露立即离开暴露现场,避免继续接触污染物。如果有可能,应将污染物从皮肤、粘膜上彻底清洗掉。2. 伤口处理如果皮肤有伤口,应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经肥皂液冲洗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如果黏膜受到污染,应用大量生理盐水连续冲洗黏膜。3. 报告与评估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或相关科室,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处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追踪检测等。4. 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5. 记录与跟踪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方式、污染物种类、暴露程度等。同时,对暴露人员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预防与处理职业暴露的监管措施1.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制定并完善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相关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2.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3.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4. 定期开展培训与宣传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5. 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等规定,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