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介绍PPT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齐名。拙政园以其水景布置巧妙、建筑错落有致、花木种类繁多而著称,展现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历史背景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将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去世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历经多次易主。清初顺治四五年间,钱谦益购房于此,安置名妓柳如是居住。清兵入苏后,园为镇将所占。清乾隆中叶以后,王氏子孙仍居此园。至道光初年,王氏子孙已居此园已成菜畦草地。建筑特点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以水景为主,庭院错落有致,花木种类繁多。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文化价值拙政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拙政园的环境虽由人做,但自然生态的野趣十分突出。整个园林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展现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卓越成就。拙政园在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园中的建筑和景观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此外,拙政园还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明清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保护与传承拙政园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修缮拙政园,确保其得到妥善管理和传承。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拙政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园林保护的意识。如今,拙政园已成为苏州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游客们可以在此欣赏到江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卓越成就。同时,通过参观拙政园,人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