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PPT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本文已被选入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并特邀陆洋参与音频的录制。本文与《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并称为“老三篇”。演讲共分:共产党的宗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死的意义正确对待批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精兵简政”要使人民得到利益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楚,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循循善诱之嫌。文章中的一些警句,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张思德同志的身上看到了我们八路军、我们共产党的英雄主义”等等,都已经成为经典性的语言流传下来。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张思德任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他总是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一次执行到安源矿工及农民调查的任务中,返回途中为连队去炭坑买炭,炭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人们向他学习。毛泽东主席的这篇演讲发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篇经典文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和阶段,它都被选作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政治学习材料。《为人民服务》是一篇经典性的政治文献,它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了党的根本宗旨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了崭新的中国,就是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树立了崇高的价值取向文章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其意义就在于他是否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价值取向统一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为人民服务是指对所有的人民,不仅仅是针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在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但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人民愿意接受困苦的生活。而党的存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为人民服务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提供了处理党群关系的准则文章强调了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指出党是群众的一部分,群众是党的基础。党应该用全力去争取群众,将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文章指出,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是区别于资产阶级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总之,《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确立了党的根本宗旨,树立了崇高的价值取向,统一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提供了处理党群关系的准则,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