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特征PPT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存在,同时,具有进步性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有所发展,在个...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存在,同时,具有进步性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有所发展,在个别地区甚至还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形式。这样,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关系就表现出一方面是先进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另一方面是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因素,而以后者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但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这就使中国的经济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由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主要表现是:(一)外国商品输入激增,并控制了中国的原料出口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土特产品出口数量不大。从60年代开始,生丝、茶叶、大黄和樟脑等出口数量激增,到80年代大大增加了各种原料性商品如棉花、羊毛、豆类、花生、芝麻等的出口量。这些原料供外国制成商品后再返销中国。中国成了外国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外国对华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由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总值1842年为221万镑,1856年增至3304万镑,1865年又增至5692万镑。英国对华输出额仅次于印度而居第二位。鸦片贸易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最重要项目。英国的长期对华贸易顺差是英国对华资本输出的基础。(二)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1840年前后,中国自产原棉每年出口约3万担左右,1858年后逐年增加到30万担左右,1871年更激增至70余万担。生丝过去多由外商在华收购,19世纪70年代后也大量出口。1870年为3200余公担,到1874年即增至7300余公担。大豆原为中国特产,后也由俄日等国大量采买并运来销售。19世纪70年代后,豆类总出口量超过10万吨。(三)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资本竞争的开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但同时,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下,近代企业也开始出现。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官僚资本企业。这些企业包括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企业。洋务企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经济迈入了近代化的门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官办企业。这些企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同时,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看到投资于近代企业有利可图,纷纷投资兴办企业。这样,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有所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还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与曲折发展由于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政府,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以利润、实业救国为目标的实业家的竭力倡导,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上军阀混战及官僚资本的压迫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萎缩。(三)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抗战时期:国民党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与官僚资本的发展排挤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空间。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和帝国主义的重压以及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等影响使其日益萎缩。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前十年统制经济的政策下艰难发展;后十年内忧外患中陷入绝境而逐渐崩溃走向消亡。(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进步性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同时,它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控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控制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关税协定、特权制度等手段,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也导致了中国金融、保险、航运等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一)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19世纪中后期,外国资本大量输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关税协定等手段,向中国大量投资。外国资本的输入,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外国资本通过特权制度、不平等条约等手段,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例如,鸦片贸易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最重要项目,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等特权制度,都为外国资本的输入提供了便利。同时,外国资本还通过在中国设立银行、保险公司、航运公司等手段,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保险、航运等行业。(三)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国资本在输入中国的过程中,也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掠夺。例如,外国资本通过向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材料的方式,控制了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同时,外国资本还通过在中国设立工厂、矿山等手段,掠夺了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控制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四)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改造在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控制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国资本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这些先进的经济因素,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冲击,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同时,外国资本的进入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外国资本的竞争压力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开始学习西方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逐渐发展壮大。这些民族资本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五)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尽管外国资本的进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外国资本的侵略和控制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其次,外国资本的掠夺导致了中国的资源流失和财富外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最后,外国资本的进入也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使中国的社会稳定受到了威胁。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控制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六)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控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能依赖外国资本,否则就会失去自主权和独立性。其次,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我们必须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控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警惕外国资本的渗透和控制,防止其对中国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合理地位和作用。总之,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控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同时警惕外国资本的渗透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