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的故事PPT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陈赓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留校任连长、副队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翌年回国并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1932年负伤到上海就医,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5月经中共组织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长征中任中央纵队干部团团长,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陈赓性格活泼好动,幽默风趣善于与人交往,粗犷而又富于情感,对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身经百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勇敢善战的战士和政治工作出色的模范。陈赓的故事黄埔军校的风采陈赓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表现出色,深受校长的赏识。他曾经担任连长和副队长,以自己的才干和勇气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在黄埔军校,他不仅学习了军事知识,还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上海中央特科的秘密战1928年,陈赓被派往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这是一个秘密的情报机构,负责收集和传递关于国民党和其他反动势力的情报。陈赓在这里表现出色,成功地完成了许多任务,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南昌起义的英勇表现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长征中的艰苦奋斗在长征中,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他率领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勇前进,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为红军长征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抗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赓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他率领部队在华北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多次打败了日伪军的进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务。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于云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革命精神。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