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艾芜、叶紫、吴组湘、李劼人生平简介PPT
沙汀沙汀,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中共党员。1928年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大学文学院。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0年后,先后担任西...
沙汀沙汀,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中共党员。1928年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大学文学院。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0年后,先后担任西南文联、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1937年写《代理县长》等剧本。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成都西南第一届戏剧节中获一等奖。解放后,写了《在祠堂里》、《范老老师》、《小保管上任记》等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苦难深重的四川》、《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困兽记》、《还乡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风波》等。艾芜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今新都)人。1925年在《晨钟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记者、文书、教员等职。1927年与刘同庆合办《芒种》旬刊。1931年经李芾甘介绍,到上海任《申报》特约编辑。193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某一天》。次年与沙汀在上海合办《文艺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区文化馆副馆长、馆长,四川省文化局顾问,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作协成都分会主席,《川西文学》主编。叶紫叶紫(1912—1948),湖南益阳人。1928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属高中读书,参加校内秘密革命组织“利群书社”。1930年考入武汉大学,参加校内“左翼作家联盟”。因写进步文章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武昌模范监狱。获释后与阳翰笙等去上海。不久又到苏区工作。1934年在瑞金参加长征,随红三军团到陕北后,曾在红二十二师任副师长。全国抗战爆发后,回上海经夏衍介绍,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科长、上校秘书、处长等职。曾与朱良才合写《民族的火花》一书。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中统特务机关编辑组长。因对反动统治不满,曾多次提出辞职,终未获准。解放前夕被捕,在狱中病逝。吴组湘吴组湘(1907—1993),安徽泾县人。著名作家、学者。主要著作有:《朝花夕拾》、《中国小说史略》等。《小二黑结婚》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对当代文艺创作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创作影响深远。李劼人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原名李家祥,字劼人,后改名守一、守谦,号若虚、蕴虚等,自幼喜欢读书,曾先后在家乡及北京、上海等地读书。叶紫叶紫(1912—1948),湖南益阳人。1928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属高中读书,参加校内秘密革命组织“利群书社”。1930年考入武汉大学,参加校内“左翼作家联盟”。因写进步文章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武昌模范监狱。获释后与阳翰笙等去上海。不久又到苏区工作。1934年在瑞金参加长征,随红三军团到陕北后,曾在红二十二师任副师长。全国抗战爆发后,回上海经夏衍介绍,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科长、上校秘书、处长等职。曾与朱良才合写《民族的火花》一书。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中统特务机关编辑组长。因对反动统治不满,曾多次提出辞职,终未获准。解放前夕被捕,在狱中病逝。叶紫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人民的深深同情。他的代表作《丰收》以湖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描绘农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斗争,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落后。叶紫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简练、质朴自然,深受读者喜爱。吴组湘吴组湘(1907—1993),安徽泾县人。著名作家、学者。主要著作有:《朝花夕拾》、《中国小说史略》等。《小二黑结婚》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对当代文艺创作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创作影响深远。吴组湘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广泛学术背景的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质朴流畅的风格著称,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以农村为背景,通过描绘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婚姻观念和社会风貌。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除了文学创作外,吴组湘还致力于学术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小说史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他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劼人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原名李家祥,字劼人,后改名守一、守谦,号若虚、蕴虚等,自幼喜欢读书,曾先后在家乡及北京、上海等地读书。李劼人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学术背景的作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质朴流畅的风格著称,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代表作《死水微澜》以四川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和她的家庭变迁,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除了文学创作外,李劼人还致力于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他的翻译作品以准确、流畅、生动著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劼人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文化事业的建设。他曾担任多个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