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征文PPT
路桥街道实验小学 李晶晶今年的暑假和往年不同,因为增加了两期的暑托,加上自己又报了杭州的90学时培训,还没开始过暑假便感觉暑假已然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忙碌,...
路桥街道实验小学 李晶晶今年的暑假和往年不同,因为增加了两期的暑托,加上自己又报了杭州的90学时培训,还没开始过暑假便感觉暑假已然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忙碌,已经任教8个年头的我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而我深知反思的重要性,若对教学的日常习以为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定会成为一个教书匠。于是趁着还没开始暑托,便重读放在床头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希望通过阅读反思自己,复盘自己的教育行为。陶行知先生是一个眼界很广、受各种文化影响的人,他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读书时我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联系科学教育的日常,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1、 行是知之始,积累经验陶行知先生在“行是知之始”一篇中提到“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体验得来的;闻知是指听来的,或口口相传,或书本阅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的课堂模式决定了现在的儿童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闻知。通过闻知获得的知识看上去经济效益是最高的,学生能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知识,但长远来看,闻知的经济效益是最低的。因为学生闻知并不能真正懂得知识背后的原理,学习起来更多的是囫囵吞枣,当考试结束、课程结束,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时,这些“闻知”也就忘记得差不多了。要想学生牢固地掌握一些科学观念,就必须要做到行是知之始,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于是我开始联系我的日常教学,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一直强调实验教学,近来的新课标还增加了技术与工程实践领域。每节科学课,我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希望学生在做中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知识。但是现在的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太少,仅靠课堂书本的一些实验并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如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考试中常常问下列最适合拔出钉子的工具是什么?哪个工具适合和内六角螺母配合使用?开瓶器作为杠杆的三个重要的点在哪里?学生面对这些生活常识题,很多孩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没有使用过羊角锤,没有转过内六角螺母,没使用过开瓶器。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在这个暑假布置五年级学生完成这些实践活动,行是知之始,只有行动过、实践过,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工具,学习这些工具。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决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课堂部分,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已有的经验,现在的儿童几乎每天被“学习”包围,对于生活的很多体验都远远不够,而科学是一门涵盖面很广的学科,对生活没有充分感知的学生是很难学好科学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寒暑假的实践作业帮助儿童补齐这些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经验,用“亲知”的方式构建起儿童的前认知。2、 在劳力上劳心,提升素养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在劳力上劳心,即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做事讲究方式方法,借助心思去指挥力量,做事用巧力而不用蛮力。这与现在的科学课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在劳力上劳心。倘若儿童在科学课堂只劳力不劳心,那么科学实验也只是纯粹好玩,对儿童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倘若儿童在科学课堂只劳心不劳力,那儿童建构起来的科学观念必然是缥缈的,儿童最后也无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在大力推崇探究式课堂的背景下,一线科学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实验教学,就我个人而言,我会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儿童,提供儿童充足的探究时间,有时候实验后甚至来不及充分的研讨而匆匆结课。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我突然有了一些启发,科学课堂不应该仅仅讲求儿童探究实践,更要关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的劳心,或科学观念的获得,或科学思维的提升,或态度责任的形成。有了这样的顿悟,趁着暑托拓展课程的开设,我将“在劳力上劳心”的理念应用到该课程的设计中。我希望儿童在玩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更有科学观念、思维等方面的提升。于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为二年级孩子带去了各种好玩的小实验,如悬浮的小球、穿越A4纸、吸管乐器、沉浮子等等。在《吸管乐器》一课,在制作前我提示孩子思考吸管乐器的发声原因是什么?不同长短的吸管乐器声音一样吗?借助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动脑。实验中我指导孩子实验,并不断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实验后我带着孩子们研讨实验前的提问,孩子们用语言交流自己的想法,建构起对声音的初步认知,在交流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3、 关心爱护生命,敬畏自然陶行知先生说要造就科学的中国,小学教师要负起重大的责任来。当下,好玩的科学实验进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规范的科学课程已经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我们的孩子会掌握很多的科学观念,经历许多的科学探究,提升深度的科学思维,形成不少的态度责任。总而言之,造就科学的中国,我们的教育已经在行动。陶行知先生又说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柄锋利的刀,刀可杀人,也可切菜。读到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最近看到新闻商贩为了让黄鱼卖相更好,选择给黄鱼上色,有的商贩为了少称谋利,使用鬼秤,有的果农为了使种出来的水果更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些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数不胜数,问其中间的原因,恐怕就是科学被用错了,有部分人因为利益忘记了科学是要为大众谋幸福的。我们教的学生最后会变成社会中的一颗颗螺丝钉,会成为餐饮老板、种植大户、工厂工人、建筑工人等等,而要成为为大众谋幸福的人就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借助科学的力量做大众的天使,而非损害大众利益的恶魔。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就一定要关注态度责任的形成,比如在执教《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教师就要渗透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息息相关,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多种生物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意识;比如在执教《环境与我们》单元,教师就要将学生的目光聚集在当下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之严重,解决之迫切……我想小学科学课程除了要教学生学科学外,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科学的正确认识,让孩子们明确科学是帮助人类更好地和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关心爱护生命,敬畏自然。《陶行知教育名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好好思考……结合生活、结合学科、结合当下,有思考有意识,才能有行动。引言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本篇征文将探讨读书的重要性,阐述阅读对个人的影响,并分享一些个人的读书心得和建议。阅读的重要性开阔视野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思想,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思维能力读书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帮助我们思辨、分析和判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长知识书籍是知识的源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储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各种表达方式和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更好地沟通个人的读书心得和建议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我深深体会到读书对个人的重要性和帮助。以下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建议:培养读书的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读书时间,可以是早晨、午休或晚上,坚持下来。逐渐形成习惯后,你会发现读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带给你无穷的快乐和成长多样化地选择读物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和收获。除了文学作品,还可以阅读历史、科技、自然、心理等方面的书籍。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让读书变得更加有趣善于记录读书心得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一些读书心得、有感触的句子或者自己的思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可以回顾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他人分享读书体验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验与他人分享。可以与朋友、家人或者参加读书交流会、书友会等活动,多角度地理解和探讨书籍中的内容读书的力量阅读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学习,并且具有巨大的力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以下是读书具有的力量: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阅读开启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读童话故事可以让我们重拾天真烂漫,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启迪智慧书籍是智慧的源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经典的著作和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进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见识培养情感与共鸣当我们读到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时,可能会为其中的情节所打动,甚至与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情感,提高我们的情商和情感认知能力结语读书是一种挚爱,也是一种享受。通过不断的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成长,并从书中收获无穷的乐趣。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读书的习惯,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