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黄梅戏PPT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经过三百多年的流传,在中国和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历史黄梅戏原是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年间逐渐发展成戏曲。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黄梅戏的起源,和安徽不无关系,但决不是直接渊源于安徽,而是孕育在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说:“黄梅戏的来源,虽说是渊源于安徽的青阳腔和徽调,但实则它本身最原始的成分,还是流行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据记载,早于清明时期的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每逢采茶季节,劳动妇女结伴上山,边采茶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后来,有人将民间活泼流畅的山歌调搬上灯彩舞台,在演出中夹杂了民间歌舞及表现人物情节的小戏,如《卖棉纱》、《补背褡》、《告经承》等。同时,在部分小戏中增加了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如《七仙女下凡》,便有了七仙女与董永先在槐荫树下相遇,后在酒店相会等情节。这便初步形成了黄梅戏。明末清初,宜城等地还有许多自发的业馀戏班。清乾隆年间,黄梅戏女艺人路遇(1798—1835)组建戏班,自成一派。清道光年间(1821—1850),女艺人邢绣娘(1792—1850)继承并发展了黄梅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完整的黄梅戏。咸丰六年(1856),黄梅发大水,接着又闹瘟疫,农村中灾情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黄梅竟出现了一个奇迹:一些半职业性的徽班艺人四处流浪到黄梅县的山区农村教唱黄梅调。他们把高亢的徽腔和柔和的黄梅调结合起来,同时又揉进了青阳腔、楚腔、昆腔等地方声腔以及民间说唱音乐的某些特色。这样,新的黄梅戏便形成了。唱腔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黄梅戏的主腔以平词为基本唱腔,在平词中一如其他唱腔有些变化,而那些自然形成的音调进行和衬词垫词音调将平词一个个地串联起来,使唱腔舒展委婉、缠绵柔和。表演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生动活泼,真实而细腻。在表演过程中讲究真实,要求演员贴近生活;在唱、念、做、打方面均有一定的技艺;唱时要“以字行腔”,做到“字重腔轻”、“字正腔圆”;念白多用安庆官话;表演动作要真实、细腻;武打少而精;打时要求演员手、眼、身法、步有机配合。如《打猪草》中的金小毛和陶金花,《牛郎织女》中的牛郎等塑造得十分成功。著名演员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曾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1978年5月23日平反昭雪。艺术特色黄梅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唱腔丰富优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唱腔有平词、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等,其中平词是基本的唱腔,在平词中又有些变化,使得唱腔更加舒展委婉、缠绵柔和念白质朴自然黄梅戏的念白使用安庆官话,要求演员贴近生活,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演真实细腻黄梅戏的表演注重真实和细腻,要求演员贴近生活,以生活为依据进行表演。演员在唱、念、做、打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艺,表演动作要真实、细腻武打少而精黄梅戏的武打场面少而精,要求演员手、眼、身法、步有机配合,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舞台艺术综合性黄梅戏的舞台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表演中融入了舞蹈、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使得舞台表现更加丰富多彩地域文化特色黄梅戏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与安庆地区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安庆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剧目黄梅戏的代表剧目非常丰富,包括《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猪草》等。这些剧目以真实、细腻的人物塑造和优美的唱腔、念白表现了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其中,《天仙配》是黄梅戏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讲述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表现了人间的真挚爱情和神仙的奇妙世界。传承与发展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黄梅戏,一些地方成立了黄梅戏艺术团和黄梅戏学院,培养新一代的演员和艺术人才。同时,黄梅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融入新的元素和表演形式,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在数字化时代,黄梅戏也积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录制、数字化保存等方式,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一些黄梅戏艺术家也通过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向更多观众传播黄梅戏的艺术和文化。总的来说,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发展方式,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黄梅戏的魅力,并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