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PPT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是唐朝伟大的浪...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李白对后世影响巨大,其诗既反映了盛唐时期繁荣壮观的景象,也反映了由于当时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使社会动荡不安,李白对此深感不满。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生平经历(一)少年时期李白少年时期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宣州作《谢宣州裴太守敦启》,其中描述了这一时期的学习经历(部分):“今也运既未亨,时还失理。拙诗愧居下上,浪迹还于随班。裴公恩覆云天,借禄养交者久之。寒光乍出,霜彩明初,悠悠视群才之用舍。仆久客钱塘,狂药非故人;始返旧山隐遁耳。古人贵将肾功能,何必节义将云龙。季父有鉴于此图。”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江陵时,遇见了被称为道教80代人物的司马承祯先生;司马承祯一见李白就对李白说:“一见知其仙器晚成。”这一年李白15岁。上庐山后数月,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隐居此地后,李白“春归”到了昌明(今四川省彰明县)的家后,不久又再度开始了他的远游生涯。学道对李白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风》59首中就有一些描写从道家观点来写求仙访道的生活及其心情的诗篇。后来李白在长安还见过司马承祯先生一次。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三十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海(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途经陈州时与李轨离别五载相见。与友人元演分袂时的赠言:“我有延陵剑(一作剑术),君无陆贾金”,对杜甫启示很大(见《哭李轨》)。北渡黄河到太原,并谒张说行辕。开元十六年(728年),再回到宣城时,与汪伦依依惜别(《赠汪伦》)。之后漫游各地并在洛阳与元丹丘会合(《将进酒》)。开元十八年(730年),隐居于嵩山受道篆。同期任桂州刺史的裴觑曾写信想让李白来高都做官,李白回信坚辞不就(《答裴航》)。开元十九年(731年),春往越中(今浙江省绍兴市)探望设馆授徒的父亲李客。这是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途中再遇王屋山道士吴筠,于是上表荐引后辞别东归(《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期间李白又抽空赶赴任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县令韦冰处做客(《赠韦冰》)。本年秋自浔阳返回宣城途中,因为被流放夜郎(二)流放夜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在洛阳与元丹丘相逢,并同去济阳会见元演。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拟由洛阳到太原,再由太原西入长安。这一行程中,李白曾与河东裴鈜先在洛阳相见,一起到景星山(在今河南省宜阳县)隐居。后来裴鈜返长安任职,李白再经襄阳、江夏,折回宣城。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李白被玄宗召入京,并供奉翰林院,授“翰林供奉”。玄宗对李白很器重,曾“降辇步迎”,“降座握手”,并亲“调和四弦”为李白助兴。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李白自恋的表现。天宝二年(743年),赐金还山。玄宗出于各种原因,感觉不能让李白长期待在宫中,于是准许他东还。此时正当天下承平,玄宗心思已经不在朝政,安居深宫,政事皆委于李林甫。李白自以为受到知遇,满腹宏图大志,此时便欲一展身手。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到了东都洛阳与杜甫相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比李白小11岁。二人相见恨晚,“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二人结伴而行,北渡黄河,赴王屋山访道。最后二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告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天宝四载(745年),李白估计是因为李林甫的排挤和谗言(有野史说李林甫曾向玄宗说李白是“腐儒”),政治上不仅没有得到进一步重用,反而被外放出京。于是他写了一首《将进酒》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天宝五载(746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未回到长安,而是又到了一些地方漫游。这时的李白已认识到朝政的腐败和黑暗,但仍然抱着积极入仕的态度去漫游各地。他这时的作品反映了这种思想和态度。这一时期,李白的创作达到了高潮。从文学角度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创作的许多名篇大都是不朽之作。它们既不同凡响、独立无袭;又雄奇峭峻、笔墨不凡。无论是对待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李白都以他敏锐的感受和深邃的思考,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和发出哲理的启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任永王李璘的幕僚。经庐江、浔阳移至彭泽县境。永王北伐途中兵败被杀后,李白自丹阳郡南奔至豫章(今江西南昌),触怒肃宗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途中写下《早发白帝城》。乾元二年(759年)春遇赦得释,返舟东归,重游江东。写下《下江陵》《赠汪伦》《渡荆门送别》《夜泊牛渚怀古》等名篇。诗歌特点李白的诗歌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的艺术魅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他的作品既写神仙世界,也写鬼魅世界;既有火热的激情和洞察一切的精神,也有蔑视礼法、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既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火热的激情;也有奔放的性格和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因素和艺术营养;善于运用纵横家、大侠士、策士、斗士的言论及鲁仲连等战国时代风云人物的构想进行艺术加工;善于吸取道家及阴阳家思想体系中的精华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思想;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神话与传说、自然与人事巧妙地融合起来;善于把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自然景物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的手法,把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事物的形象更为鲜明。例如:《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太阳神的车子也被挡住和高山上的水流曲折回旋这样的夸张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蜀道的艰难。同时李白的诗歌中还充满了豪迈的气势,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些诗句气势豪迈奔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除了豪迈的气势,李白的诗歌中还充满了飘逸的仙气。他的诗歌中经常描绘神仙世界,展现出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诗句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感觉。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他以豪迈奔放、飘逸超脱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李白诗歌还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然清新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不事雕琢而意趣横生。他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雄奇豪放的风格李白的诗歌气势磅礴、雄奇豪放,常常以大手笔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境遇,展现出他胸怀壮志、不畏艰险的个性特点。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多样化的题材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山水、友情、离别、相思、怀古等多个方面,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他不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还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思想深度的咏史诗和行旅诗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李白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他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丰富的想象力李白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来表现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感人总之,李白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特点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李白的诗歌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色和风格。独特的艺术构思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他善于将自然界的景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感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音乐感,他的诗歌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富有感染力。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音乐美感鲜明的个性特点李白的诗歌语言和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充满了他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强烈的时代感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潮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李白的诗歌不仅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多样化,也在艺术形式上多样化。他的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等多种形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总之,李白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特点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