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劳模胡胜发PPT
胡胜发,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0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先后取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赴美攻读社会学博士。期间,在美国硅谷Si...
胡胜发,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0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先后取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赴美攻读社会学博士。期间,在美国硅谷Sigma Designs等多家公司担任工程师,硬件、软件、算法等相关工作均有涉猎。2000年,在硅谷成立安凯微电子,从事应用处理器研发。此后十余年,带领安凯微电子经历国内学习机、MP4、功能手机等市场的先后爆发,并成为时代洪流下的佼佼者。如今,他依然活跃在中国“芯”事业的前沿,带领公司致力于为物联网智能硬件提供核心芯片。从智能机爆发前的应用处理器供应商,到物联网时代智能硬件核心芯片供应商,胡胜发始终活跃在中国“芯”创新创业第一线,年近耳顺依然享受着活力不减的人生。从工学博士到社会学博士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的胡胜发,初中毕业那年正赶上恢复高考。相比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他无疑是幸运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时全国初中毕业升学率仅有40%左右,高考录取率更是在10%以下,能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是实实在在的万里挑一。而胡胜发在担任小学校长的父亲的教导和督促下,从小成绩优异,各阶段升学都非常顺利。到18岁那年,他更是一举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清华园求学生涯。1980年代,胡胜发已经开始涉猎自动化工厂乃至无人工厂。1990年代,胡胜发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则是神经元网络、人工智能。生活所迫,胡胜发读书的同时也必须工作,那段生活成为他一生中最辛苦的日子之一。硅谷的工作强度本就大,胡胜发还要兼顾家庭和学业,繁忙程度可想而知。意料之外的创业他在清华大学的十余年间,曾担任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会长,组织了第二、三届清华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展览,他本人也曾不止一次参与竞赛并获奖。而且他在任期间曾向北京市学联提交建议推广该赛事,此后这一清华大学校内赛事成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而硅谷创业的清华人不少都曾是该赛事的骨干力量。关于芯片设计领域的创业,一位企业家曾有个生动的比喻:“做IC设计就像拿枪瞄准一只两年后的兔子,等两年后扣动扳机的时候,那只兔子还在不在都不好说”。能否选对创业方向是每个芯片创业者必须迈过的坎,胡胜发也不例外。日后数十年全球科技市场的发展证明了胡胜发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日后数十年全球科技市场的发展证明了胡胜发这一判断的正确性。要知道真正将世界带入3G时代的跨时代的产品iPhone要到2007年才会出现,而中国的3G元年更是远在2009年才会到来。从手机到物联网2007年,中电通信(CECT)赴美上市,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指纹手机,其中搭载的芯片与系统就是胡胜发团队的成果。而真正将指纹识别技术推向普及的iPhone5S要6年后才正式问世。国内没有相关生态,他就领导团队一力承担从硬件芯片设计,到软件操作系统代码,乃至短信等44款必备应用(APP)的研发设计,几乎以一己之力覆盖了一整条产业链。享受创业人生自硅谷创业至今,二十余年如白驹过隙,胡胜发也已年届耳顺。时至今日,他仍然保持着充实自律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跑步约1个小时,然后冲凉吃饭,9点左右到公司开始工作,晚上10点前后下班回家,12点上床睡觉。从大学起养成的运动习惯数十年如一日伴随着他。得益于此,他总是精力充沛,在繁忙的日程中游刃有余。他甚至设定了一个“运动KPI”:每个月跑步300公里,平均每天跑10公里左右。创业之前,胡胜发已经是硅谷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公司的部门经理,月薪1万美元,手中还持有股票。毫无疑问,留在硅谷继续工作,他至少会是一个收入稳定、生活富足的中产阶层,生活简单纯粹,没有太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