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PPT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为了更好地纪念南京大屠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在班级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目的回顾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和经过缅怀遇难同胞表达对和平的珍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准备一些遇难同胞的照片和故事准备一些纪念品和鲜花组织同学们排练一些节目如朗诵、歌曲等活动过程开场白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经过观看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遇难同胞纪念仪式向遇难同胞献花、默哀,表达对他们的缅怀和敬意朗诵表演请同学们朗诵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诗歌和文章,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怀念和对和平的珍视歌曲演唱请同学们演唱一些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歌曲,表达对那段历史的缅怀和对和平的追求互动环节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活动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收获,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珍惜和平、热爱祖国活动意义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背景,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的珍贵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