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PPT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大捷的历史背景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要伏击战。当时,日军在中国各地进行了多次侵略和暴行,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中国军队在国民党政府的领导下,虽然进行了多次抵抗,但仍然无法遏制日军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积极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挺进华北抗日前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伏击战。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9月25日进行的。当时,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的指挥下,利用平型关地区的山地和森林,对日军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伏击。在战斗中,八路军充分发挥了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对日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成功地歼灭了日军第21旅团的一部分,并截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这次战斗不仅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为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带来了重要的胜利和鼓舞。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重要伏击战。这次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和信心,也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和信心。同时,平型关大捷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开始在华北地区展开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平型关大捷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评价。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为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斗志,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总之,平型关大捷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重要伏击战。这次战斗的历史意义深远,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也为中国军队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