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品与供应链管理PPT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生鲜食品是超市中最重要同时也是经营难度最大的一类商品,它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肉类...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生鲜食品是超市中最重要同时也是经营难度最大的一类商品,它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等我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损耗多、保鲜难、成本高。新鲜度下降,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形的损耗,因为同样商品其销售价格要下降。现在超市已进入了微利时代,许多超市纯利润率不到1%,而多数超市生鲜食品损耗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15%,有的甚至更高,超市经营得不好,有可能仅生鲜食品损耗这一项就有可能把所有的利润陪进去。因此,由于生鲜食品易腐易烂性,与工业品相比,生鲜食品对供应链的即时和高效性要求更高。如何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外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新鲜的商品,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超市生鲜食品开展供应链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产品特性问题目前超市经营的生鲜食品主要的特性有:一是易腐性,这一特性导致了对采购与配送的周期要求比工业品更短,这样就限制了采购半径二是季节性,这一特性源于水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品的生物生产周期,一旦到了成熟季节,就会形成大批量的供应,无法控制上市的节奏,因此很难配合超市的均衡经营采购计划三是地域性,农产品的地域特性使得某些产品只有在特定产地才有供货这三方面的产品特性,使得超市在产品开发,供应商优选上受到很大限制。组织成熟度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参与供应链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组织成熟度,或者说比较规范。从工业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看,链条上的组织大都具有了独立的市场行为能力,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自己承担的业务中具有核心能力。而在生鲜食品领域,情况则很不一样。首先,是生产者特别是小农,很难被纳入到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 农户的小规模和市场行为能力的不健全以及总量上高比例的现实着实为超市出了个难题除此以外目前中国市场上还缺乏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和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可以认为,生鲜食品配送体系的缺乏是中国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产销衔接后的又一个盲区抓住重点,积极探索生鲜食品供应链管理更新观念,建立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理念首先,超市要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链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协同与合作,在思想上要实现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追求包括所有渠道成员在内的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从单赢变为双赢或多方共赢的转变。超市不应该把渠道伙伴作为竞争对象,不应该以价格打压从渠道伙伴身上去获取利润,而是应通过供应链管理与渠道成员进行有效合作使供应链整体价值增值最大化,从而在链条分工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供应商管理和服务平台供应链管理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有效的供应链不仅要求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而且要求企业对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做出灵敏快速的反映。没有信息技术或信息流作为基础,是难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率的货物流动的。因此供应链上各成员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共建一个沟通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同时企业要善于把最新的信息技术用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减少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价值损失,达到整体最优,各方受益。以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为重点,建立和优化生鲜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首先,要加快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大型企业必经途径。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有助于整合本地连锁店的销售能力,从生产基地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由于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立,连锁超市采购批量可以放大,由此使得部分生鲜食品直接从产地采购及面向全国招标采购成为可能第二,有利于产品品质加工和管理标准化 如果没有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各店分散经营的生鲜区要建立起统一的生鲜产品采购验收标准并在各店统一执行这一标准,存在着相当的困难,管理上也容易出现一些漏洞。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后,产品的外在的标准化缺乏这一问题会在加工配送中心得以化解第三,有效控制和减少连锁店铺的存货和损耗。生鲜食品经营的难点之一是损耗问题,对鲜活易腐产品,合理有效地控制单店产品库存量是一个关键环节,没有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调控作用,单店的安全库存和最低订货量很难下降四是有利于投资合理性。生鲜加工设备一般要占到大型综合超市总投入的1/3,合理规划这类设备投资十分重要。如果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超市部分前期加工工序设备可以集中投资,以避免设备过度投入因此,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可以有效调控大宗农产品物流和各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的物流联系,并以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为核心,向生鲜供应链的上游延伸,最终重新整合生鲜产品供求双方的各种资源,使投入更为合理和有效。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减少生鲜食品的库存量生鲜食品易腐易烂,有效地预测技术对于降低经营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生鲜商品,因其市场的不确定性,过量采购将导致库存积压和损耗加大,采购不足又会产生缺货损失,错失商机。供应链管理要求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历史销售数据预测未来销量,并预测每单位缺货成本和压库成本,确保管理者就商品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平衡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为超市生鲜食品推行供应链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生鲜食品产品特性,以及目前我国生鲜食品经营现状,超市生鲜食品实施供应链管理还将面临不小的困难,为了推动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健全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我国法律法规制度对商业欺诈行为惩戒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诚信体系,造成交易双方互不信任,降低了交易的效率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健全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努力推进生鲜食品经营技术的现代化加快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等制度,从生产到流通形成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引进和推广生鲜食品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物流技术,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加大对生鲜食品经营主体的培养,努力提高生鲜食品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组建跨区域、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农业集团。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养、壮大专业从事农产品现代物流主体,使其在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引导它们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是联结农业生产的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建公路、提高储存手段,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和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构筑先进的信息网络。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先规划,实行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个人、集体、政府等多渠道资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