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法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的法规。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及网络使用者,从事的网络活动都应遵守本法。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第四条:国家和社会尊重、保护公民个人依法享有的网络安全权益。第五条:国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第六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第七条:在国家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第八条:国家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网络安全法主要内容第九条: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第十条: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安全可靠运行,有效防范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第十一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合理行使权利,维护网络安全,增强网络空间共享责任感。第十二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第十三条:国家支持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合理行使权利,维护网络安全,增强网络空间共享责任感。第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第十五条:有关主管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不得违法收集、使用、公开个人信息;不得不当干预个人行使依法享有的正当权利。第十六条: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等入网手续,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