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的介绍PPT
阿昌族分布地区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其中95%以上聚居在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此外,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盈...
阿昌族分布地区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其中95%以上聚居在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此外,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盈江县铜壁关乡两个村以及芒市三台山乡坝岗寨和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等地也有部分村民散居。语言文字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一般用汉字书写。以户撒话为例,其语言可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3个方言区。在内部,人们互相交际时,有10个自称,但无相应的他称。宗教信仰阿昌族主要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俗称小乘佛教。阿昌族几乎全民信教,家庭生活和婚丧节庆都离不开宗教仪式。无论佛寺或村寨都建有自己的寨神庙,寨神庙是村寨居民祭祀寨神的场所。寨神既是村寨的保护神,又是掌管本村寨土地、山林的神。因此,寨神在阿昌族的宗教信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此外,户撒地区的阿昌族人也信奉道教。景颇族分布地区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语言文字景颇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过去多使用景颇文,1955年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决定,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大多数群众能够运用新文写作。景颇族的口头文学内容丰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多数与狩猎和原始宗教有关。精美的景颇族服饰与丰富多彩的目瑙纵歌相映生辉,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景颇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景颇族先民早期信仰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地区的景颇族逐渐改信南传上部座佛教。景颇族的宗教生活除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外,还有巫师和目瑙斋排(大型的宗教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景颇族保留着许多饶有风趣的谚语格言。许多谚语格言反映了景颇族的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德昂族分布地区德昂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多与境内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各州市的山区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的部分地区。其中95%以上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德昂族是该自治州境内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语言文字德昂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大多数德昂族人兼通傣语、汉语或傈僳语。其中部分德昂族人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新创制的文字在农村中得到推广使用。德昂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有数百至上千种之多。其中著名的有《达古达楞格莱标》、《娥并与桑洛》、《砍树的故事》等作品。德昂族的民间舞蹈多与祭祀活动有关,舞蹈时多用铓锣和象脚鼓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