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PPT
布带止血法环绕就近选择一个长条形的宽布条进行止血,将三角巾或衣物折成3〜5厘米宽的布条,作为止血带。如果要使用更窄的布条,布条下应使用软布或棉垫做保护,避...
布带止血法环绕就近选择一个长条形的宽布条进行止血,将三角巾或衣物折成3〜5厘米宽的布条,作为止血带。如果要使用更窄的布条,布条下应使用软布或棉垫做保护,避免损伤局部神经或肌肉。在伤员患肢上臂中上1/3处进行捆扎环绕2圈并留有一定的空间,打活结和半个蝴蝶结绞紧用笔或细棍棒从止血布带外圈穿过,转动棍棒绞紧布带,同时观察流血处血流量有无减少固定布带绞紧且血流量减少后,把棍棒的一头穿入蝴蝶结中,拉紧固定;将多余的布条环绕棍棒固定标注在止血处贴纸条记录止血时间,每隔40〜60分钟松开止血带1〜3分钟,避免患肢出现缺血坏死。要注意缓慢松开,防止伤肢处流血迫增。布带止血总时间应该控制在3小时以内询问伤员是否不适,随时观察伤员状态,做好人文关怀评分标准步骤操作规范扣分标准分值得分环绕将三角巾折成3〜5厘米宽的布条,在上臂中上1/3处环绕2圈并留有一定的空间,打活结和半个蝴蝶结布带未绕圈2分第一圈打结3分打结未留空间3分打结不好2分绞紧用笔或细棍棒从止血布带外圈穿过,转动棍棒绞紧布带未转动2分未从外圈穿过2分布条过松3分固定把棍棒的一头穿入蝴蝶结中,拉紧固定;将多余的布条环绕棍棒固定未处理多余布条3分标注在止血处贴纸条记录止血时间,每隔50〜60分钟松开止血带1〜2分钟未记录时间3分人文关怀做好人文关怀、安抚伤员情绪未进行人文关怀2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及儿童(1岁以上)——剪刀石头布法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施救者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身前倾,一只手握拳(石头),拳眼朝腹部,放在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剪刀)的上方,另一只手紧包住拳头(布)。此时患者应上身前倾,低头张嘴腹部冲击施救者向患者腹部的内上方连续、快速、用力冲击,直到异物的吐出评分标准操作规范扣分标准分值扣分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前腿未插入患者两腿间1分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身前倾,一只手握拳,拳眼朝腹部,放在患者肚脐上两横指的上方,另一只手紧包住拳头拳眼未朝腹部2分未测量患者脐上两横指处1分未紧包拳头1分向患者腹部的内上方连续、快速、用力冲击未向腹部内上方冲击2分婴儿(1岁以下)俯卧位将婴儿变成俯卧位,施救者一只手捏住其颧骨两侧,手掌托住下颌,手臂贴着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后颈部,婴儿双脚分开夹在施救者手臂间,让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趴在施救者膝盖上背部叩击用手掌掌根,向下外连续叩击婴儿两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观察婴儿有无异物吐出仰卧位如果不成功,则转换体位,变成仰卧位。施救者另一只手包住婴儿的后脑勺,手臂贴着背部,同时夹稳婴儿分开夹在施救者手臂间的双脚,缓缓将其翻身,面部朝上,仍保持头低脚高状态胸部按压用食指和中指连续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按压频率为一分钟100次转换体位如果仍不成功,继续重复上述操作,两个步骤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开始出现咳嗽、哭声即可评分标准步骤操作规范扣分标准分值扣分俯卧位一只手捏住其颧骨两侧,手掌托住下颌,手臂贴着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后颈部,婴儿双脚分开夹在施救者手臂间,让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未捏住颧骨两侧1分手掌未托住下颌1分手臂未贴前胸1分未托住后颈部1分未夹稳双脚1分头高脚低2分背部叩击用手掌掌根,向下外连续叩击婴儿两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未用掌根叩击1分叩击部位有误1分叩击次数过多或过少1分俯卧位一只手捏住其颧骨两侧,手掌托住下颌,手臂贴着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后颈部,婴儿双脚分开夹在施救者手臂间,让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未包住后脑勺1分手臂未贴着背部1分未夹稳双脚1分头高脚低2分胸部按压用食指和中指连续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按压频率为一分钟100次。按压部位有误1分按压次数过多或过少1分按压频率过快或过慢1分注:成人及儿童使用腹部冲击法;婴儿采用背部叩击和胸部按压法;孕妇或肥胖者使用胸部冲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