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宫空间站PPT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 China Space St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 China Space St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即神舟号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008年9月,神舟七号升空,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11年9月,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实现无人对接2012年6月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完成再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12]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舱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和推进剂补加试验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84y1F7fY?t=127.12022年5月26日: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底完成T字构型建造,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将配置2个航天员出舱舱口和1个货物气闸舱,并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中国空间站的构造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名称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具体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标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分中英两版(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视频:https://baike.baidu.com/video?lemmaId=12023345&secondId=56527746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核心舱有五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实验舱全长均约14.4米,最大直径均约4.2米,发射质量均约20~22吨。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II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I兼有二者功能。实验舱I、II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问天号”实验舱: “梦天号”实验舱: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不大于13吨。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 未来舱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中国空间站未来还将单独发射一个十几吨的光学舱,与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状态,并计划在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简称CSST) ,分辨率与哈勃相当,视场角是哈勃的300多倍。在轨10年,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约17500平方度天区进行观测。中国空间站的价值和意义太空空间站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不仅会直接带动整个航天科技产业链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还将为有朝一日人类能移民外太空积累科学基础。 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利用稀缺的空间资源进行太空探索和前沿科学研究。 “天宫”空间站会给中国科研人员的太空研究提供最大的便利,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彰显了太空治理中的中国责任与担当。中国十分重视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同时也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世界多国参与中国空间站合作项目,是人类探索未知、延展视野的又一次全球合作行动。世界各国通过中国空间增进互信合作,将积累更多航天技术和经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达到新的高峰。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