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后的先进人物(一人)PPT
张秉贵(1916年-1987年9月18日),北京市人,1955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商业系统著名劳动模范。他在30多年的售货生涯中,...
张秉贵(1916年-1987年9月18日),北京市人,1955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商业系统著名劳动模范。他在30多年的售货生涯中,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艺术,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和赞扬。他以“一团火”的精神,温暖了千千万万顾客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人物生平张秉贵从1955年参加工作,到1987年病逝,他在普通的柜台前,站了整整35个年头。他的业绩,似乎也并不惊天动地。若论劳模形象,大概不会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劳模高多少。但是,他的人品、修养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却无人企及。他说的那句话:“售货员是‘手勤、眼勤、口勤’的‘三勤’标兵”,几乎成了商业战线上的名言。人物事迹张秉贵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艺术。“一抓准”张秉贵用自己精湛的售货技艺为顾客提供方便。他苦练出一个“绝活儿”———“一抓准”,即只要用手抓一下,就会知道你要几斤几两的东西。在经常接触的糖、盐、火柴、针头等小商品中,他的手能有准儿地抓出重量,误差不超过一两。不管你买什么商品,他都能一手抓出重量,误差不超过一两。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他伸手抓一把就正好6两;要买2两,一抓也准是2两5钱。“一把准”的过硬本领让张秉贵在销售工作中得心应手。“一口清”所谓“一口清”,就是在销售商品时不用称重器,心算速度一流,一抓准之后,张秉贵便当机立断报出价格。顾客付完钱后,他还能当即找给顾客零钱。这种绝技让张秉贵又成了闻名遐迩的“燕京第九景”。张秉贵被群众誉为“售货圣手”。他的“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艺术更令人叫绝:他接待一位顾客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思虑周全。在接待第二个顾客时,就考虑到了第三个顾客可能要买什么商品。他利用接一问二的间隙去考虑三卖什么,或眼看二顾三,或目送一顾二亮三。这是他30多年售货中练就的功夫。正是这套拿手的绝活和高超的艺术才使他在30多年的售货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接一问二联系三”张秉贵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练就了一套过硬的售货本领:有顾客买五六斤水果糖,他会问:“您一家有几口人?”顾客回答说:“我们一家有七口人。”顾客买了四斤水果糖。“等会儿再买三斤吧!”张秉贵又主动搭上一句。“今天就买这么多吧!”顾客说。“多买点没关系。”张秉贵便给顾客装了七斤水果糖。顾客刚走开一会儿就回来了。“同志,我刚才买回去称了一下少了半斤。”顾客说。“对不起!马上给您补上半斤。”张秉贵立即给这位顾客补上了半斤水果糖。“同志!这是您的东西!”顾客说:“这是送给我的。”张秉贵惊讶了:“送给您的?什么东西?”原来顾客在买水果糖的时候忘了把提包拿走。“这可不能要!您先拿着用吧!”顾客说:“拿着不方便!您给我拿走吧!”顾客非常感激这位主动照顾他的售货员,走的时候紧紧地握住张秉贵的手说:“谢谢您!”“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艺术让张秉贵在销售工作中如鱼得水。人物评价张秉贵同志爱党爱社会主义,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于职守、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业务技术;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奋发向上、助人为乐;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不怕麻烦、# 罗阳罗阳(1961年5月29日-2012年11月25日),男,汉族,辽宁沈阳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翼导弹设计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生前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许,罗阳在随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按计划由海南三亚起航,执行歼-15舰载机起降飞行训练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6时45分与世长辞。人物生平罗阳担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十年,是沈飞公司加速发展、不断创新的十年。这十年,沈飞公司订单饱满,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2010年,沈飞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91亿元,是2002年的7倍;利润总额达到4.7亿元,是2002年的6倍;生产交付军机数量相当于过去一个甲子的总和。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沈飞公司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成功地由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变,同时不断拓展民品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这十年,罗阳提出“强军强民共进共赢”的发展战略。他提出“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亲市场、重研发”的企业发展思路和“搏击长空、驰骋世界”的宏伟愿景。他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与波音、空客、庞巴迪、通用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建立多层面合作关系;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开拓民品市场和国际市场;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全面推进数字化企业建设和管理提升;坚持“四个同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为员工创造美好生活。这十年,罗阳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卓越人格凝聚力量。他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他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广大员工推动企业发展。他坚持正派做人、公道处事,对人对事坦诚正直。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生活俭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人物评价罗阳同志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对航空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是科研工作者的典范和学习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