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PPT
这部作品是项飙和吴琦(《单读》主编、播客《螺丝在拧紧》主播)的对谈录。吴琦负责问,项飙负责答,问得认真,答得坦诚。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温州是他的家乡)把...
这部作品是项飙和吴琦(《单读》主编、播客《螺丝在拧紧》主播)的对谈录。吴琦负责问,项飙负责答,问得认真,答得坦诚。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温州是他的家乡)把项飙的成长经历、社会观察和学术反思,问了个底朝天。项飙,社会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关注和研究方向聚焦在海外民族志、人口流动与迁移等领域,成果呈现为《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和《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这两部学术著作和多篇获奖学术论文。项飙打破了我们对学者的刻板印象,他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善于用新的传播渠道和方法,将“有机的知识”传递给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他的社会洞察与学术实践,拉近了我们与“象牙塔”中那些高头讲章的距离,示范了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学者应该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把自己作为方法”指的是,从个人经验出发,去观察、思考、去用、去参与、去介入、去创造性地建设我们周围的小世界,基于自我去探究超越自我的问题。这本谈话录提供了一个样板。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事,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往内说可以指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我们的精神以及灵魂,向外说可以指我们与社会的联系,涉及朋友,家人。今天精英主义的世界公民真的比普通公民更开放吗?今天西方精英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今天西方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它确实把人的培养看得很重,但是它把人的培养是看成一个孤立的人的培养,是通过一个非常科学主义的观察之后,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好的研究,然后设计出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们不仅没有达到原来开放的世界我们也失去了自己今天的这个世界公民,狭义的精英主义的世界公民活得很好,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作为一个国际资本代理人的方式存在。这样,对狭义的世界公民的理解引出第三个问题,第一是失去多元世界,第二是失去自我,第三是成为国际资本的代理者,这样就更加强化了目前这个很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怎样培养真正的“世界公民”?我们当然不是说要去简单地反对留学。我觉得出去多学,出去多走,它总是好的。但关键是说在多走多学的同时,我们要有多一层的自觉意识。要想到我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在很大的、很多样的世界里面的一个点,要想到你这个点和其他点是什么样的关系。不管去什么地方,要对那个地方与社会有强烈的兴趣,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公民他们怎么生活,狭义的世界公民,他们不管去哪里,生活方式是一样的,所在哪个城市对他来讲意义是不大的。什么叫全球化?美国人类学家福克斯也讲到,全球化并不是说你泼一盆水泼到地上,水就绵延流开,覆盖了整个全球。全球化实际发生的过程,用我的比喻来说它就像螳螂一样在那里跳,从一个点跳到另外一个点。第二条是对各个地方所在地有浓烈的兴趣,一定要抛弃所谓文化有高低的一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