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PPT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因五窑皆有传世品,经清代古董家确定下...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因五窑皆有传世品,经清代古董家确定下来。 汝窑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赵佶)主持创烧的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窑。由于烧造时间短暂,其产品以满釉支烧、垫烧为主要特征。汝窑青瓷胎质细腻,薄胎成型,工艺精湛。釉色滋润似玉,釉面有细小开片和蝉翼纹。釉下气泡密布,釉面有光泽。汝窑青瓷器以清淡含蓄为主,被视为宋代青瓷的代表。 官窑官窑是南宋宋高宗(赵构)时期奉旨设置的新官窑,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瓷器胎体较厚,天青釉色,开片较多。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绿最下。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 所谓“紫口铁足”是南、北宋官窑和南宋早期官窑的共同特征。 哥窑哥窑是宋代著名的青瓷窑,确切的窑址没有发现。根据历史传说记载,浙江龙泉人章氏兄弟俩,弟章生一创建的哥窑和兄章生二创建的弟窑并称“二章”。两兄弟同为陶工,章生二之窑称“哥窑”,名声最大。传世哥窑器开片较大,黑色胎骨。器皿在出窑后颜色光泽如酥油一般,釉色主要有粉青、灰青、米黄等。器皿主要有碗、盘、杯、炉、洗等。哥窑瓷器的造型以小件器物为主,如八方盘、渣斗、海棠洗等。八方盘、渣斗器物由于制作工艺较复杂而更加珍贵。传世哥窑器以明代吴邦佐所造仿品最为著名。 钧窑钧窑创烧于北宋,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瓷器以釉色多变而著称于世。钧瓷的釉色丰富多彩,各种颜色相互渗化,交相辉映,妙趣横生。钧瓷的釉色由基础釉(底釉)、表面釉(化妆土)和斑釉构成。基础釉决定着器物色调的总体面貌,表面釉决定着器物色调的局部面貌和整体效果,斑釉决定着器物色调的点缀和装饰作用。钧瓷釉色的变化主要靠化学成分和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实现。 定窑定窑是宋代著名的白瓷产区,以产白瓷著称于世。定窑以河北曲阳定州为中心,是宋代北方白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定窑白瓷胎质细腻坚致,胎薄而轻巧。釉色洁白如雪,透明性强。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尤以印花最为著名。印花装饰刀法流利生动,线条自然清晰。宋代定窑白瓷的造型十分丰富,器皿种类繁多,除盘、碗、碟、洗等外还烧制有炉、盒、瓶、壶等器皿。## 6. 建窑建窑是宋代著名的黑瓷产区,以产黑瓷而著称于世。建窑黑瓷胎质厚重坚致,胎色呈灰黑或褐色。釉色乌黑如漆,釉面有光泽,釉下气泡密集。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以兔毫、油滴、鹧鸪斑等最为多见。建窑黑瓷在宋代非常流行,除了作为饮茶斗茶之用外,还作为贡品进宫。 吉州窑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黑瓷产区之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吉州窑以产黑瓷为主,也兼烧青瓷、白瓷等。吉州窑黑瓷的胎质有粗有细,胎色有灰黑、灰白、黄褐等几种。釉色有乌黑、深灰等,釉面有光泽。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以剪纸贴花最具特色。吉州窑黑瓷在南宋时期外销到日本等地,对日本窑业有一定影响。 耀州窑耀州窑是宋代著名的青瓷产区之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青瓷的胎质细腻坚致,胎色灰白或灰黄。釉色以青绿色为主,釉面有光泽。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以刻花最为著名。耀州窑青瓷在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器皿,南宋以后也烧制民间用器。以上是宋代五大名窑和另外三个著名窑口的简介。这些窑口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产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发展方向,而且对后世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