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名胜古迹PPT
宿州,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铁道游击队故乡、中国马戏...
宿州,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铁道游击队故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 皇藏峪皇藏峪位于宿州市萧县东南20余公里的群山之中,为山东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脉起起伏伏,如游龙一般。传说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避秦兵追捕曾隐藏于此而得名,变称皇藏峪,皇藏峪绿树蔽日,古木参天,山腹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连接着五个主要风景线。因此,它的景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始终是迷路的感觉,如不识路向随景而寻。皇藏峪有名的原因有四:一是因“刘邦隐藏于此”,改名为皇藏峪;二是因山中遍布皇藏石、皇藏洞等奇异景点;三是因乾隆皇帝两次来此,不仅题字“真洞天”,还建了行官和驻扎了军队;四是因山中多寺庙多宝塔。 宿州古城墙宿州古城墙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环城东路。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置汴郡。唐置汴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汴州入宿州。金、元、明、清及民国均沿用今名。自北宋至民国中期为沿淮重镇,号称“舟车会聚,冠盖纷纭”。史载:“宿州城内九门四水,街名三八,规模宏伟壮观。”现仅存南城墙一段,长约1.7公里,宽约20米,高约7米。城墙上面建有城门楼一座,初建时为二层重檐式建筑,后改为三层重檐式建筑。城门洞宽约3.7米,深约6米。北至小北门南约200米处为墙角一处隆起的高约4米,直径约20米的圆形土堆一座。为当时守城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战斗要塞。南门外两侧约200米处各有水关一座,宽约6米,深约3米。城内有三八街和北关大街两条南北主干道与东、西两条干道相交呈井字型。城墙现为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泽乡镇(大泽起义旧址)大泽乡起义旧址位于安徽涡阳县城东南17公里处。大泽乡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地。现存有陈胜、吴广的墓地并有后人修造的庙宇和石像等历史遗迹和纪念物。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泗州古城(水下泗州城)水下泗州城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城北6公里处的汴河两岸,是古泗州城的遗址。古泗州城民间传说为沉入洪泽湖底的神秘古城。水下泗州城由城墙、城门、佛成塔、汴河河道等组成。其中汴河河道全长13公里左右;城墙由砖石垒砌而成;城门由青石砌就;佛成塔位于城中偏南位置;街道宽窄有序;石牌坊矗立街道两旁;城外护城河环绕古城一周;整座泗州城规划严谨有序,水利发达。从西城墙外侧西北角出土一块碑记可以推测出水下泗州城毁于一场大洪水之中。水下泗州城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运河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虞姬墓虞姬墓又称虞姬墩,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15公里处的虞姬乡垓下村牛山北麓。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垓下兵败后,“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与虞姬诀别后,“常幸从马童韩都在南城之西”,即今灵璧县的虞姬乡。《灵璧县志》记载:“虞兮在县南十五里牛山北麓。”清光绪年间重修的《一统志》记载:“虞姬墓在县南十五里牛山北麓。”现存墓园占地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