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法一规定PPT
两法一规定通常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两法一规定通常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的法律。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为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制定了此法。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共七章六十三条,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义务和相关方的责任。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对社会影响加深,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数据泄露、滥用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解决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提供了法律层面的解决路径。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为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务院于2021年9月29日发布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国防建设,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预防、综合防护的原则,依法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总的来说,“两法一规定”为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除了上述提到的“两法一规定”,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的法规和规定,以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了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令第296号公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自2000年12月20日起施行。该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使用者在提供、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时应当遵守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监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4月14日公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该办法自2022年8月15日起施行。这些法规和规定共同构成了中国网络空间法治的基础,为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