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平事迹(5人),学术观点及其对土壤科学发展的影响PPT
鲍士旦(1905-1989)鲍士旦是中国著名的土壤肥料学家,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他于192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后留校任教。1935年,他赴美留...
鲍士旦(1905-1989)鲍士旦是中国著名的土壤肥料学家,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他于192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后留校任教。1935年,他赴美留学,从事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获得硕士学位后于1937年回国。鲍士旦毕生致力于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代表著作《土壤农化分析》在中国的土壤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他还积极倡导并参与了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为我国化肥生产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善敏(1927-2012)沈善敏出生于上海市,是中国土壤肥料学家、农业化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于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后留校任教。1952年,他调入东北农学院任教,并从事土壤肥料学的研究工作。沈善敏在土壤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赵其国(1930-2005)赵其国是中国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和农业资源学家。他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于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后留校任教。他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领导职务。赵其国在土壤地理和农业资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他还主编了《中国土壤》等重要著作,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同生(1934-2015)马同生是中国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于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后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土壤微生物学和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马同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他还积极参与了我国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蔡昆争(1962-)蔡昆争是中国著名的土壤生态学家和农业资源学家。他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于1984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后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土壤生态学和农业资源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蔡昆争在土壤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持。他还积极参与了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