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园林简介PPT
陈从周(1918年-2000年),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道人,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园林学的集大成者,享有“中国园林之父”的盛誉。陈从周先生一生著述...
陈从周(1918年-2000年),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道人,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园林学的集大成者,享有“中国园林之父”的盛誉。陈从周先生一生著述丰富,包括《说园》、《园林谈丛》、《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梓室余墨》等,并主编《中国园林鉴赏辞典》。陈从周1946年毕业于之江大学,1947年任圣约翰高级土木工程科主任,并从事工程设计。自1950年主持建造住宅开始转向园林工作。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局总工程师、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锦江饭店总工程师、锯才词馆总工程师、上海豫园管理处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园林学会顾问、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顾问、理事等。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建筑学会理事。园林学的集大成者陈从周先生在园林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了“续建苏州园林”的理念,认为苏州园林的精髓在于其历史性和文化性,因此,修复和保护苏州园林的工作应该以保持其历史原貌和文化内涵为首要目标。这一理念对后来的苏州园林保护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陈从周先生还提出了“以诗情画意引导园林规划”的理念。他认为,中国的园林应该是一种诗情画意的表达,应该通过规划设计,使游人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情画意的氛围。这一理念在后来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园林设计的艺术性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设计充满了艺术性。他注重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的运用,使园林在空间上具有层次感和动态感。他善于运用植物、山石、水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氛围。他的设计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充满了创新和个性。园林教育的推动者陈从周先生也是中国园林教育的推动者之一。他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期间,积极推动园林教育的发展,开设了多门园林相关的课程,并编写了多本教材。他的教育理念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的教育方法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保护和传承苏州园林文化陈从周先生一生致力于苏州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多次呼吁保护苏州园林,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他主张通过修复和保护苏州园林,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努力为苏州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的来说,陈从周先生是中国园林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园林设计、园林教育、园林保护和传承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园林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