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念与应用及中外案例差异PPT
总述绿色建筑的理念是贯穿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者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还要求施工单位、业主、管理者、使用者等与建筑有关的...
总述绿色建筑的理念是贯穿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者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还要求施工单位、业主、管理者、使用者等与建筑有关的所有单位或个人都有绿色意识。绿色建筑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衡量建筑时衡量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对其内部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衡量的内容不仅有建筑的物理性能,还涵盖着一部分的人文和社会观念。目前全球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LEEDTM认证体系、英国BREE-AM 、加拿大GbTool评估体系、日本CASBEE评价体系和中国的GBES评估系统,另外还有法国的ESCALE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环境评价体系和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 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 万巴币(约合9 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 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主体平面为椭圆形, 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 座直径29 米的风力涡轮。风帆一样的楼体形成两座楼之前的海风对流,加快了风速。风电机组预计能够支持大厦所需用电的11%-15%。行走在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的中央商务区,只需稍稍抬头,就能看见巴林世贸中心那双塔之间凌空飞架的三座水平轴发电风车。这三座风能涡轮机的安装费用为100 万巴币,每年约提供1300 兆瓦时(130 万度) 的电力, 相当于200万吨煤或者600 万桶石油的发电量,供300 个普通家庭一年之用。风力叶轮日夜不停旋转,不带来任何环境污染,似在提醒所有把渴望目光投向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耗者:地球上其实还有更环保、更适宜生存的能源获取方式亟待我们去开发。我国的绿色建筑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1中国国家馆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中国馆不仅通风性能良好,还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2世博轴为世博园区最大的景观轴线,除了在建筑造型及交通功能上的巨大突破,世博轴还蕴含了多项先进生态技术, 而不能将其视为单纯的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暗与沉闷,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别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入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当然,光有阳光还不够,在世博会期间,“阳光谷”里还将迎来五彩缤纷的植物。通过精心的艺术打造,这里将呈现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下花园”,尽显生态环保的魅力。除了生机盎然的“阳光谷”,世博轴还通过生态技术展现冬暖夏凉的宜人特点。设计巧妙利用这个巨大公共通道的下面桩基及底板铺设了700公里长的管道,形成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此如利用世博轴靠近黄浦江的优势,引入黄浦江水作冷热源,用全生态绿色节能技术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该建筑采用节能幕墙体系、太阳能热水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场地透水及程控节水灌溉、冰蓄冷、江水源热泵、中央监控与管理系统。3台北公共图书馆北分公司是一个环保建筑馆内建材或钢构、或木造,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就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和负担。而全馆设计採用挑高夹层的高低窗产生的浮力通风,再配合气体交换机,就能降低室内温度约4℃,这么做,不仅可节省电费,更能将户外清新的空气引进来,减少昏昏欲睡之感。另外,设有太阳能光电板发电的轻质生态屋顶,可发电十六千瓦的电力,其发电量相当于在夏天中正午时可供应全馆同时间20%的用电量。至于斜坡屋顶及草坡设计,则可绿化屋顶涵养水分、减低直接曝晒;藉斜屋顶收集而来的雨水用于浇灌植栽及清洁用水,则达到水资源的再利用。一、二楼中间楼梯的墙面,採用来自莺歌陶磁厂废料,经切割后巧妙成为层次分明的陶磁立面,午后阳光洒进来时更透出层层叠叠的彩色光辉,又是环保建材再利用的实例。最后,图书馆也捕捉降雨节约用水,屋顶被设计用来捕捉雨水和存储用于图书馆的厕所。、总结合理科学的建筑布局设计绿色环保住宅建筑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建筑的布局设计,最大化的利用现状自然基础条件,融合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降低能源利用与损耗,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利用价值,最好还能表达出建筑在某方面的特点。绿色环保建筑的布局设计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通风良好以及采光优越是绿色环保建筑设计布局时要考虑的最关键的两点,同时,由于不同地方的自然特色、气候风向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对建筑的朝向、室内布局和通风走向的设置也各不相同,应该要尽量使用自然风和光这些要素,少使用灯光来进行照明,或者是调节开关来控制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光照明暗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能开窗通风尽量不开空调,这样不仅省电而且还非常环保自然第二方面是要做好对住宅建筑的选址和布局的设计,要学会合理利用植被绿化带等来减少建筑物本身的热能承载,而且植被的种植还能调节建筑内自我的小气候,同时净化环境质量,这样也能减少了建筑物隔热材料的大量使用,降低了开支第三,要合理把握楼间距的计算问题,通过日照分析等软件测算出合理的楼间距,楼与楼之间不科学合理会使得建筑的采光、日照等相互影响,而且视线上也不能很好的隔离,卫生距离要求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对各个住户之间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对于楼与楼之间的合理布置也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