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革命文化PPT
宜宾市,简称“宜”,四川省辖地级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地形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宜宾市革命文化有:...
宜宾市,简称“宜”,四川省辖地级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地形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宜宾市革命文化有:李硕勋李硕勋(1903年2月23日~1931年9月5日),男,原名李开灼,字叔薰,又名李陶,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6月,任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1931年9月5日在海口市东校场英勇就义。解放后,朱德曾为李硕勋烈士题跋写道:“硕勋同志临危不屈,从容就义,是人民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党员。”赵一曼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革命老区县1985年宜宾被国家确定为全国40个地震重灾区县之一。为使震后重建科学合理规划,避免自然灾害,将原来县城南华街以北、叙府路以西、北大街以南、真武路以东的原城区及近郊区划为老城区;南华街以南、金沙江以北、七星山脚以东、真武路以西的原城区及近郊区划为新城区;将原属新老城区范围而与金沙江对岸的南岸、中坝、安边三个场镇相连的地区划为河西片区;将原属新老城区范围而与金沙江对岸的赵场、合什、古罗三个场镇相连的地区划为河东片区;将新老城区以外的乡村地区按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划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宜宾市革命老区分布广泛,全市10县中有革命老区县7个,其中一类老区县4个(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二类老区县3个(高县、珙县、筠连县)。原分布在屏山一带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和“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救国军”(两支部队总指挥为殷承桢)为中国工农红军在宜宾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和宝贵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遗址宜宾拥有众多红色文化遗址。以下为部分内容:长征纪念馆横江战役纪念馆横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叙州区横江镇红军村和百米村(原老红军汪道文旧居),由红军村原址和百米红军标语组成。其中红军村占地约200平方米,共14间房舍。百米红军标语位于百米村一社农户院坝墙壁上,共有8条6幅画面。内容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的政策及其纲领性文件摘要等。其中最大的一条标语长6米、高3米许。如此大规模的红色标语群落非常罕见。其保护单位为宜宾市叙州区博物馆。李硕勋烈士纪念馆李硕勋烈士纪念馆位于高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硕勋镇硕勋小学院内(李硕勋故居),由李硕勋故居、李硕勋纪念馆、李硕勋铜像广场等组成。其中李硕勋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分前后两进院落;李硕勋纪念馆于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