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PPT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十)吸烟、酗酒。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4从小娇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疫情当前大学生应该知道的相关法律法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要注意遵守有关疫情防控的法律义务,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杜绝各类违法行为。疫情期间,学生应履行的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学生本人返校后须根据要求,如实向学校报告近期旅行及居住史、相关病例接触史和个人、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情况;发现他人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要及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政府所实施的防控措施,如出入量体温、去往公共场所戴口罩等,包括高校学生不得提前返校等,学生应当自觉遵从,服从学校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确诊或者疑似症状,要配合隔离治疗,服从隔离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应杜绝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单位或者个人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或者无故阻止和拦截依法执行处理疫情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的,可对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相关人员予以拘留并处罚款。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杜绝妨碍和拒绝防疫人员依法进行的身份登记、测量体温、限制通行、要求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行为的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二条、《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适用若干解释》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百零三条和一百零五条的规定散布谣言的可以拘留或者罚款;若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要禁止散布谣言,谎报疫情,编造或故意传播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学校在校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后,及时报告并按照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准许、纵容上述患者继续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要杜绝在校园内发现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人员,故意隐瞒不报,或未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等行为英雄烈⼠保护法:你⽤⽣命捍卫我 我⽤法律保护你⼀段时间以来, 有些⼈借⽹络空间公然散播历史虚⽆主义, 扭曲党史国史, 特别是把焦点对 准英雄烈⼠, 传播谣⾔, 极尽侮辱、抹⿊之能事, 他们以为⽹络可以是法外之地, 发个只⾔ ⽚语、图⽚段⼦, 不会被追究责任, ⼤有习以为常之感。实际上, 这种⾏为危害极⼤, 对此 社会各界多有批评, 国家也进⼀步完善法律法规, 就是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英雄烈⼠保护法明确规定, 禁⽌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事迹和精神。今年 3 ⽉ 1 ⽇起施⾏的刑法修正案 (⼗⼀) 明确规定了侵害英雄烈⼠名誉、荣誉罪。在⽹络上⽆论抖机 灵还是放冷箭, 都不能挑战法律, 不能亵渎英烈。⽹络不是法外之地, 有⼈不仅不知悔改, 还敢公然违法法律, 迎接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 这也是⼀种警醒和警告。海南检察权威发布2022 年 2 ⽉ 18 ⽇海南省三亚市城郊⼈⺠检察院针对罗某平发表侮辱志愿军英烈名誉、荣 誉⾔论的⾏为, 依法向三亚市城郊⼈⺠法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事公益诉讼2021 年 10 ⽉ 6 ⽇罗某平在其三亚市住处使⽤新浪微博账号发表帖⽂, 侮辱在抗美援朝⻓2021 年 10 ⽉ 8 ⽇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以罗某平涉嫌侵害英雄烈⼠名誉、 荣誉罪⽴案侦查并将其刑事拘留,三亚市城郊⼈⺠检察院决定对罗某平侵害英雄烈⼠名誉、荣誉的违法⾏为⺠事公益诉讼⽴案调查10⽉ 21 ⽇三亚市城郊⼈⺠检察院对罗某平批准逮捕。2022 年 1 ⽉ 19 ⽇, 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三亚市城郊⼈⺠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期间,依法告知了被告⼈罗某平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听 取了辩护⼈的意⻅ 。三亚市城郊⼈⺠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罗某平以侮辱⽅式侵害英雄烈 ⼠名誉、荣誉,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情节严重, 依法应当以侵害英雄烈⼠名誉、荣誉罪追究 其刑事责任, 并请求判令罗某平承担相应⺠事责任。罗某平⾃愿认罪认罚。检察机关认为, 在⽹络上公然侮辱、诋毁英雄烈⼠的⾔⾏, 不仅是对英雄烈⼠的名誉、荣的 严重侵害,更是对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公然反对和践踏,检察机关将全⾯ 履⾏刑事公诉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加强对英雄烈⼠名誉、荣誉的综合保护, 弘扬社会主义 核⼼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捍卫英雄烈⼠的浓厚氛围。⼀)侮辱英雄烈⼠的危害● 倘若英烈事迹任由抹⿊ 、英烈精神任由歪曲, ⺠族基因就会变异, 信仰⼤厦也会崩塌。试 想, 如果没有了精神引领, ⼀旦国家和⺠族⾯对⽣死存亡, 还有谁能舍⽣忘死、挺身⽽出?● 诋毁并遗忘英雄, 就是在磨灭⼀段历史, 也是在摧毁⼀个⺠族● 伤害国⼈感情, 影响⻘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观。使得⻘少年把叛逆、反传统作为 价值取向(⼆)出台《英烈法》的意义● 从法律上保障着为国家发展、⼈⺠幸福⽣活做出贡献的英雄烈⼠, 同时也打击社会中出现 的恶搞、质疑英雄烈⼠的恶劣⾏径, 净化着社会良好⻛⽓, 正确引导⼤众价值观, 尤其对于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 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对待, 甚⾄尊重英雄烈⼠● 明确了政府各个部⻔主体以及⼤众个体的义务, 明确捍卫英烈是每个⼈的责任, 不仅保护 着英烈的个⼈利益, 同时保护着英烈家属的个⼈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