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半世潦倒半世狂PPT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从一个副县长职位起步,经历了各种挫折和磨难,最终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收场,这其中的波折和故事可谓耐人寻味。科举之路左宗棠出生于一个耕读家庭,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在经过两次失败之后,他终于在1835年以附生的身份中了举人。然而,之后的三场考试中,他始终未能更进一步。尽管左宗棠的才学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始终不顺。初入官场在科举之路上受挫后,左宗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以“郎中”的身份进入官场,成为了一名低级官员。然而,他的才干很快便得到了展示。在短时间内,他便通过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能力,迅速升至副县级的职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官场腐败和派系斗争的加剧,左宗棠很快便陷入了困境。潦倒之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左宗棠的职业生涯陷入了低谷。尽管他的才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派系斗争和官场腐败等原因,他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升迁。此外,他的性格也与官场格格不入,这使得他在官场上倍感孤独。在此期间,左宗棠的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他常常因为经济拮据而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在科举考试中多次担任“枪手”以赚取一些收入。然而,这些并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在困境中,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收复新疆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并建立了“哲德沙尔国”。此时的中国正忙于镇压内乱,无暇西顾。然而,左宗棠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他深知新疆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和国家安全的屏障作用,因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收复这片领土。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和督办新疆军务的统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成功地收复了新疆全境,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这一壮举不仅让左宗棠名垂青史,也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入阁拜相收复新疆后,左宗棠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的才干和功绩得到了清政府的充分认可。1881年,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和东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尽管地位显赫,但左宗棠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总结评价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他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并保持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的功绩不仅在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更在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他被誉为“民族英雄”和“政治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