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纪律管理PPT
课堂纪律的管理1. 课堂常规的训练每当学生进入课堂时,教师就要要求他们不断地向教师和同学问好。通过这一日常规的训练,不仅可以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形成,同时也可...
课堂纪律的管理1. 课堂常规的训练每当学生进入课堂时,教师就要要求他们不断地向教师和同学问好。通过这一日常规的训练,不仅可以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形成,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无谓的纷争。这一训练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静下来听。例如:有的学生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往往出现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的现象。对于这样的行为,教师可采用“看图”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做。其次是要训练学生会听。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讲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光会听是不够的,还要会说。通过这一常规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正确书写和认真记笔记的常规工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听讲能力和书写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书写姿势的训练。其次,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这也是使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取信息的重要保证。再次是要求学生对笔记进行经常性的整理,这样更有利于巩固记忆。2. 对课堂违纪行为的处理一旦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教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当堂处理。在了解事情经过之后,根据情节轻重做出适当的处理。例如:对上课铃响后进教室的同学要当堂提出批评;对做小动作的同学,要及时制止并课后做进一步的批评教育;对说闲话的则必须先让他们静下来听课,课后进行批评教育等等。在处理违纪事件时,不要过分地指责和过分的表扬他们,否则往往会激化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要注意这一条。因此我们更要注意这一点。例如:低年级学生上课时常常会忘记带文具盒、课本等学习用具。对此现象教师不能只简单地问:“为什么没带?”而应当委婉地说:“下次上课前别忘了。”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由于学生年龄和性格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处理违纪事件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例如:对性格内向的同学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对于性格外向的同学则可采用点名式;对于经常违纪的同学则可采用谈心法等等。尽量不要当众批评某个同学或某个小组,这样才有利于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课间纪律的管理课间纪律的管理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课间纪律的管理问题。首先必须为学生设定明确的课间行为目标,即要求学生做到什么程度或达到什么要求。其次是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课间活动安全。例如:不在教室和楼道内乱跑乱跳、不随意攀登栏杆、不追逐打闹等行为都是课间纪律所要求的。如果学生在课间出现了这些违纪行为就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在集会中的纪律。那么为了做好课间纪律的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课间纪律的重要性并不是一件难事。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其中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校园中的故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课间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更好地参与课间纪律的管理工作。2. 共同制定标准、共同遵守为了更好地管理课间纪律问题作为班主任还可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标准、共同遵守。()作为班级所有任课老师都有责任来管理好班级纪律和督促学生遵守各项规定。()例如:有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慢:下课时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上课时迟迟不进教室等等这样的同学就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对象。()对于这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我们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可以组织班上做事拖拉的、习惯不好的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比赛,表现好的给予及时表扬并颁发奖品;反之则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并督促其改正不良习惯等等。()这样就会使这些不良习惯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