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PPT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下面的这些方面进行总结:著作与教育观念陶行知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活动家。著述很多,主要教育作品有《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教育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下面的这些方面进行总结:著作与教育观念陶行知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活动家。著述很多,主要教育作品有《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画传》《陶行知年谱长编》《行知书信集》《育才学校》等。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集中阐述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悟,断悟获自得。”可见陶行知对“做”的重视程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把“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作为改造中国教育的重要武器。这一理论包含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功能。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与生活始终相联系。因此,陶行知反对那种与生活隔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从克服传统“双轨制”的弊端出发,主张“教育社会化”,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他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生活中去。他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变化便无教育可言”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联系的教育。因此,“在立时一国之中要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陶行知认为,“今日的教育家一定要在古今中外联络之宏观的基础上,创造出根本的新东西来”生活教育的形式艺友制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实施了艺友制。艺友制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改造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及学徒制的一种师生共做共学共玩的关系。陶行知称这种关系为“艺友”集体学艺陶行知主张学校应该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号召把集体学艺的方法应用到整个社会中去。通过集体学艺来推动大众的创造运动集体创作陶行知主张把大众的创造与集体的学艺结合起来,通过集体创作来推动大众的创造运动。这种集体创作的方法既不同于创造主义、浪漫主义中的个人创造英雄史诗的方法;也不同于苏俄的生产共产主义中的个人创作社会主义建设之集体创造的方法;而是以大众的集体为创造之单位,以大众的集体学艺为创造之根据,以大众的集体创作来推动大众的创造运动向集体方面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色是在群众之中去推动大众的创造运动,是把创造行动和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避免个人创造或英雄创造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弊端集体自治陶行知认为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在晓庄学校中他通过“集体自治”的方式来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政治。他要求师生之间互选领导;制定并遵守“村规”;共同讨论并解决学校内部的各种问题;在晓庄学校中实现了一个民主政治的雏形。这种民主政治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教育问题。通过这种集体自治的方式来培养人们的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学术自由在晓庄学校中,陶行知实行了学术自由的原则。他鼓励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术问题;鼓励师生共同参加各种学术团体;鼓励师生共同发表学术论文;提倡学术批评;反对学术权威主义;反对学术独裁;反对党化教育对学术自由的干涉;反对把学术和政治混在一起;反对把学术变成少数人的专利品;反对把学术变成少数人的专门职业;反对把学术变成少数人的统治工具;主张使学术成为大众的东西;主张使学术成为大众的武器;主张使学术成为大众的乐园;主张使学术回到群众中来指导群众的社会和生活;主张在社会中实行学术自由、实现学者治校等原则;努力把学校变成学术研究、科学研究的机关等措施,在晓庄学校中初步实现了一个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社会大学社会大学是与晓庄学校中的学院密切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它是晓庄学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晓庄学校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晓庄学校中,陶行知创办了社会大学部,通过这个部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