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中的基线PPT
基线的定义与确立基线的定义基线(baseline)是沿海国官方测量中丈量确定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显示的海洋与陆地间的一条边界线,作为测算该国领海宽度和有关水域...
基线的定义与确立基线的定义基线(baseline)是沿海国官方测量中丈量确定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显示的海洋与陆地间的一条边界线,作为测算该国领海宽度和有关水域的起点。基线确立的两种形式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可选择两种形式来确立其基线:正常基线(normal baseline)指沿海国官方测量按照标准方法,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通过连接主要大陆块最外缘和各适当岛屿的最外缘,所确定的一条海岸线。正常基线是沿海国测量海上边界线和海洋划界的基本依据。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指在海岸线极为平直单调或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按照标准方法,沿着海岸或近岸岛屿测量所确定的一条与海岸或近岸岛屿基本平行的线。直线基线是划定某些海域或水域的内部界限的基本依据。基线的法律地位基线的性质基线是沿海国领土主权范围的边界线,构成其领土范围的起点。它不能划入领海和内水范畴内,仅属于领土主权范围,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的海域从事合法活动。其他国家对沿海国的领土主权没有影响。基线的效力范围基线的效力仅限于划定沿海国的领海范围,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在其领海之外的公海或专属经济区海域从事合法活动。同时,基线也不能作为测算领海宽度起点的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12海里。因此,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点是沿海国的领海基线而不是海岸线。基线的划分与适用基线的划分基线的划分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划定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划分可分为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两种形式。正常基线是沿海国测量海上边界线和海洋划界的基本依据;直线基线是划定某些海域或水域的内部界限的基本依据按划定领海宽度的起算面划分可分为内水基线和领海基线两种形式。内水基线是指沿海国测量内水面积的基本依据;领海基线是指沿海国测量领海面积的基本依据按划定领海宽度的起算距离划分可分为绝对基线和相对基线两种形式。绝对基线是指从海岸或近岸岛屿的外缘凸起部分所构成的最外缘界线;相对基线是指由海岸或近岸岛屿的主要隆起部分构成的最外缘界线基线的适用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基线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划定沿海国的领海范围,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在其领海之外的公海或专属经济区海域从事合法活动。同时,基线也不能作为测算领海宽度起点的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12海里。因此,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点是沿海国的领海基线而不是海岸线。此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规定,沿海国在选择直线基线时应当考虑所有有关情况,包括该国海岸的一般形态、有关地区的海岸地形和地质结构特点以及舰艇停泊要求等。同时,在划定基线和确定有关海域界限时还应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其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