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PPT
生平简介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还有莪一、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
生平简介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还有莪一、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因出生时难产,被认为不吉,于是过继给贫苦的农户。自幼受继父家的民族意识影响,自幼爱好绘画,同时接触欧西画派和现代绘画。1928年,艾青考入杭州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绘画和油画,同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艾青在狱中,曾因写诗而与军阀冲突。出狱后,继续学习绘画和写作。1935年,艾青以画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发表诗文。1941年,艾青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上》、《人家说了再做》、《认真在说》等诗篇。抗日战争末期,艾青被迫离开北京去新疆。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是思想深刻,感情炽烈,诗体灵活自由,诗风沉郁顿挫。抗战胜利后,艾青继续与蓝波等合作写诗。1948年4月,艾青发表长诗《向太阳》,自此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以激越豪壮的诗篇歌颂了人民武装力量,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壮丽的革命斗争,从而出现了新的境界。这一时期的诗歌色彩明丽、格调高昂、节奏明快、诗句凝练有力。新中国成立后,艾青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自此停止诗歌创作。但他不屈服于打压,而是用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归来的歌》继续创作。从内容上,归来的歌突破了个人和家庭的框框,视野宽广地反映了新时代的面貌和人民的斗争生活;从形式上,它摆脱了旧格律的束缚,形式多样地表现了新诗的规律和特点。文革期间,艾青被下放到新疆、黑龙江等地区劳动改造。直到1975年才被安排到北京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1976年7月,艾青再次被错划为“右派”。自此以后,艾青虽然仍不断有作品出版,但其成就已远不如过去。1985年5月,艾青被拘禁在太原小南湖干部休养所病房软化。1986年5月5日因患老年痴呆症去世于上海,享年76岁。诗歌风格艾青的诗歌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情感,同时也充满了对客观世界的冷静观察和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具体的形象和鲜明的画面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形式多样,包括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等,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诗歌,都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诗歌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变迁。他以一个诗人的视角,真实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奋斗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矛盾。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代表作及评价《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这首长诗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和追思,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首长诗以抒情为主线,描绘了大堰河勤劳朴实的生活和她对“我”无私的爱和关怀。同时通过对大堰河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及家庭关系的对比,表达了对阶级压迫和不平等现象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真挚感情的敬仰。这首长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格律自由、节奏明快等特点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不仅表现了一个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情赞美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成果和艺术价值。除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外,《光的赞歌》、《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