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PPT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历史京剧是在徽调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历史京剧是在徽调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角色京剧有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在《唱论》中分为:“生、旦、净、末、丑,扮演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具一色,妙在半雅半俗。”生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旦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在戏曲中属于旦角行当,旦角行当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这些男性演员统称为男旦净俗称花脸。“花脸”的来源是梨园戏班将花面颊谱(在演员面部勾画脸谱)的人物形象,统称为花脸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丑戏曲中以幽默、滑稽、风趣滑稽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表演形式京剧表演的基本形式是唱、念、做、打(武打)和舞。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与打包括翻跌的表演技艺都统称表演;舞则是指舞台上表演的含有舞蹈性的动作。唱唱是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首先出场,在自报家门之后,进行定场诗的吟唱或与同台演员的对答之后,开始进行歌唱。歌唱的内容可以是表现人物的离别之情或怨恨情绪等。在歌唱中常常采用大段成套唱腔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念念白与歌唱是京剧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传统上合称为“唱念”。念白虽然与歌唱有密切联系,但独立性也是十分显著的。念白有两大声腔:一种是韵律化的“韵白”;另一种是接近口语的“京白”。唱与念构成了京剧音乐的表现主体做做是表演的身段、态势。演员运用各种身段、手势、步法和其他身体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等打京剧中的打,一般是作为舞蹈的武打技巧来运用的。戏曲的武打就是从舞蹈化演变而来,因此武术上的格斗技巧首先要美化它,把它变成舞蹈化的动作。在京剧中演员运用各种器械对打或耍弄器械的技巧和功夫的一种表演艺术称为武打或武戏。通过武打或武戏可以突出地展示剧中人的性格以及运用闪避、进逼或退让来避免或摆脱凶险的行为动作等舞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京剧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中的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程式性的舞蹈如台步(走)、圆场(跑)、云步(云)、磋步(磋)、趋步(趋)、整袖(整袖子)、整冠(整帽子)、掏衣(往外取衣)等以及众多的亮相(雕塑式的舞蹈化的造型)。另一种是叙事性的舞蹈如《二进宫》中的三花脸作耍丑的表演,《雁荡山》中贺天龙作《狗窦大开》的表演,《金山寺》中的小鬼作《跑旋风》的表演等等都是叙事性的舞蹈表演程式即以虚拟性的表演程式来模拟现实生活唱腔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黄的旋律则较为沉郁、凝重,节奏平稳,特别适合表现沉思冥想等心理活动或是抒发沉痛悲哀之情。此外可穿插昆曲、高腔和吹腔及曲牌等成分穿插在唱段之中。服饰生角大将戴帅盔(全部金色的大帽子)穿朝服,扎朝方;高级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