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档案馆PPT
北京档案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是北京市政府直属正局级机构,是集中管理北京市档案、档案文献、档案编研和档案信息传播与利用、推动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北...
北京档案馆,位于中国北京市,是北京市政府直属正局级机构,是集中管理北京市档案、档案文献、档案编研和档案信息传播与利用、推动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北京档案馆历史沿革北京档案馆于1958年10月开始筹建,1960年正式开馆,原名为“北京市档案馆”,1984年4月改名为“北京市档案局”,同时挂“北京市档案馆”的牌子。1998年10月,经市委批准,北京市档案局与北京市档案馆实行局馆合一体制。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北京市档案局(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做了重新规定。内设办公室等八个处室和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档案》杂志社以及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等三个挂靠单位。北京档案馆馆藏北京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帙浩繁,截至2018年1月,馆藏档案总量347个全宗,纸质档案、照片、录音、录像、影片、光盘、缩微品等种类繁多。其中,明清档案有明代嘉靖、万历、顺天府、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年代形成的各类档案;民国时期档案起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革命历史档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北、北平、北京市以及新中国建立前后党领导全市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形成的各种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从1949年至今记录了北京市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形成的各种档案;专门档案包括宗教、会道门、社团等社会组织的档案;照片档案是从清同治年间至今形成的老照片;音像档案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文件档案包括各门类数据库;缩微品档案包括民国时期旧北平市政府形成的全部旧档和明清、民国时期部分旧档的缩微制品;图书资料包括各种工具书、文献资料等。北京档案馆的建筑北京档案馆新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安富街,东邻京承高速和空天路,南临后沙峪镇政府,西临双裕大街,北临罗马环岛。新馆总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主楼、配楼和地下车库三部分。主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配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地下车库为二层。新馆设有库房、展厅、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办公用房等设施。库房面积共1200平方米,其中特藏库占20%。展厅总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历史厅、城市记忆厅和专题厅三个展厅。报告厅面积为600平方米,可容纳400人召开会议。同时新馆设有多种多媒体教室和设施先进的报告厅,可为公众提供多种活动和会议场所。北京档案馆的作用北京档案馆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宣传教育基地,也是国家综合性的档案资料保管中心和信息数据中心。多年来,北京档案馆一直致力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北京档案馆也是北京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通过展览、宣传和教育活动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机会。北京档案馆的荣誉北京档案馆曾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的表彰和荣誉。其中包括200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被人事部和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被国家档案局命名为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示范单位;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等。此外,北京档案馆还多次获得北京市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北京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未来北京档案馆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由传统档案管理向现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档案馆还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同时还将拓展公众服务领域,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总之北京档案馆将继续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