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彭士禄PPT
彭士禄(1905年11月18日—1974年3月29日),男,汉族,原名彭时禄,广东省海丰县白町乡新安村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先驱...
彭士禄(1905年11月18日—1974年3月29日),男,汉族,原名彭时禄,广东省海丰县白町乡新安村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先驱之一,一位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1928年彭士禄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31年在香港被捕入狱,随后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出狱后被派往苏联学习;1938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辗转到达延安,担任中央军委军工局副局长、局长;1948年秘密前往东北,领导核动力装置的安装和原子弹的爆炸试验;195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195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核子研究所进行技术援助;195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工业工作;1974年因病逝世。早年经历彭士禄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他的父亲是彭湃,母亲是蔡素屏。由于家境困难,彭士禄从小就从事劳动,贴补家用。他七岁时便开始养鹅、放牛,十岁时帮别人干活赚钱。教育经历上海交通大学彭士禄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期间,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他曾多次申请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在学校图书馆工作,获得额外收入。他的学习刻苦努力,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锻炼了能力。莫斯科动力学院1950年夏天,彭士禄进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在这里,他不仅学习了水力发电方面的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苏联朋友。他们一起游览了莫斯科的名胜古迹,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段经历为彭士禄日后的核动力事业奠定了基础。工作经历核动力装置设计1958年夏,彭士禄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开始从事核动力装置的设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他领导设计了中国第一座核潜艇的动力装置,并担任总设计师。这一成就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核试验与原子弹爆炸除了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外,彭士禄还参与了中国核试验和原子弹爆炸的有关工作。他曾多次前往苏联进行技术援助和交流,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核科学技术。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获得了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纪念章”。水利电力工作在水利电力方面,彭士禄也有所涉猎。他曾担任过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等职务,参与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在新安江水电站项目中,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和方案,为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誉与贡献彭士禄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之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领导设计了第一座核潜艇的动力装置并担任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彭士禄曾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纪念章”、中国科协颁发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等。